5月10日凌晨,菲律賓海警36號艦艇在未獲中國政府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闖入黃巖島12海里范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南東大校證實,解放軍海空力量已采取雷達鎖定、抵近監視等組合措施,成功實施非接觸式驅離。值得關注的是,菲方近三年在仁愛礁、黃巖島等爭議區域的非法活動次數同比激增217%,其中83%發生在美菲聯合軍事行動前夕。
中國南海問題專家吳士存指出,這種"定時定點"的侵權模式暴露出雙重策略:既試圖通過"碰瓷式"行動塑造受害者形象,又借機為域外勢力介入提供口實。衛星圖像顯示,中方海警5205艦近期已在黃巖島潟湖入口實施常態化布防,配合漁政310船形成立體管控網絡。
正值南海局勢升溫之際,美菲"肩并肩-2024"聯合軍演創下多項紀錄:參演兵力覆蓋17國觀察員,首次在巴拉望島模擬兩棲奪島作戰,更將原駐關島的"堤豐"導彈系統臨時部署至呂宋島北部。該系統配備的"戰斧"巡航導彈射程達1700公里,可覆蓋珠江三角洲經濟帶。
作為應對,解放軍南部戰區于5月12日啟動西沙海域實彈演習,罕見出動055型驅逐艦參與反導攔截演練。國防大學研究員韓旭東解讀,中方選擇距美菲演習區37海里的獨立區域展開訓練,既展現防御決心,又避免直接對抗,這種"非對稱反制"體現戰略定力。
菲律賓社會氣象站5月發布的民調顯示,總統馬科斯支持率跌破執政以來新低,首都馬尼拉出現"拋棄馬科斯"街頭運動。民生困境成為壓垮民眾耐心的最后一根稻草:通脹率連續9個月高于央行警戒線,國家糧食署大米庫存僅夠維持11天供應。
面對執政危機,菲國家安全顧問阿諾突然公布所謂"中國海上民兵船影像",卻被網民發現照片拍攝于2022年。這種政治操弄反而加劇內部矛盾,前總統杜特爾特公開指責現政府"用虛構的敵人掩蓋執政無能"。
值得關注的是,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支持率逆勢上漲至61%,其陣營在棉蘭老島啟動"自治愿景"巡回演講。政治分析家卡里托指出,隨著馬科斯派系推動的彈劾程序進入司法階段,菲政壇可能重現"南北對峙"局面——北部的伊洛卡諾政治集團與南部的達沃勢力集團展開博弈。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宋清潤強調,南海和平需要排除"第三方干擾素"。數據顯示,中國與東盟國家2023年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框架協議后,區域沖突事件同比下降42%。事實證明,當外部勢力停止"遞刀子"行為,相關方完全能通過對話化解分歧。
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