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親王府是清朝唯一不在內城的王府,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莊。王府是理親王愛新覺羅·弘晳。
理親王府邸建在北京德勝門外鄭各莊,并同時建有城墻、護城河等。康熙當年在這里建設王府其實主要是想給兩次被廢的太子胤初居住,在太子胤初兩次被廢除之后,讓他久居宮中實在不是辦法,而讓他住在城里,時間久了還會生事,康熙帝考慮再三,于是便想到了這樣一個地方給被廢除的太子居住。鄭各莊的地理位置正好是紫禁城和昌平城的中間,南北各相距40里(20千米)。而且依山傍水,風景極好,附近更是有溫泉。再說到此地的交通,水陸兩通、四通八達。環境好,地理位置佳,交通也很便利,這是康熙帝在此地選建王府的主要原因。
康熙帝去世后,因為在遺囑當中并沒有明確說明要太子胤初住進王府中,所以胤初沒有遷居進王府。于是,繼位的雍正帝便讓胤初的兒子弘晢住進了這個王府。就這樣,弘晳成為了這座王府里的主人。后來弘晳因為犯了大逆不道之罪,而被革除王爵,永遠圈禁,此這座王府便荒廢了。
理親王府后來還被百姓們稱作平西府,原因是這樣的,當年弘晳因罪被革除王爵之后被囚禁在景山東果園,而因為弘晳的緣故,理親王府也不能再被叫作王府了,于是后人們便將此處叫作“弘晳府”或“昌平弘晳府”,就這樣,叫著叫著,這里的名字便被諧音成“平西府”。
理親王府本來是為了兩次被廢的太子胤初而建設,但其顯名于世卻是因為弘晳封王后的遷入,后來的消亡也是因為弘晳的獲罪革爵。王府的由興至衰,弘晳都在其中扮演者著重要的角色。
愛新覺羅·弘晳是康熙帝的長孫,他的父親就是被康熙帝兩次廢立的太子愛新覺羅·胤初。子憑父貴,弘晳很小的時候便受到祖父康熙帝的寵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逝世,弘晳同時被封為郡王。雍正元年(1728)的時候,弘晳攜帶家人遷居進理親王府。雍正八年(1730),弘晢晉和碩理親王。作為弘皙的叔父,雍正帝對弘晳特別關心,甚至弘暫在給雍正帝上奏的時候直接稱呼其為“皇父”。但雍正帝卻從未委派重要的任務給弘皙,只是讓其參與一些禮儀性的活動。后來乾隆帝繼位,弘晳因“逆案”,而“逆案”詳情被乾隆帝毀掉,已無從得知。弘晳被乾隆帝革爵并且圈禁在景山東果園,去世后無謚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