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佰
2025年,中美關稅博弈持續白熱化,面對層層加碼的貿易壁壘,中國外貿展現出強大韌性。4月14日,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一季度出口規模突破6萬億元,實現6.9%的較快增長。
跨境電商背后的物流備受關注。由于關稅不斷上升,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的運費上漲了約三四倍,很多中小賣家不敢發貨。除了價格上漲,目前多家合作的海運公司已宣布暫時停航或者空班美國方向的線路,部分航次也會出現晚開晚到的情況。
由于關稅飆升,大量原本計劃運往美國市場的貨物運輸需求銳減,客戶紛紛取消或大幅削減訂單,導致物流企業的業務量急劇萎縮,很多物流公司將面臨經營風險。
在此背景下,跨境電商物流服務提供商深圳市順友跨境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順友物流”)逆流而上向資本市場發起了沖擊,擬于港交所主板上市。
從27.3%到1.1%:順友物流增長失速
2020年,美國郵政退出萬國郵聯,導致中國郵政和美國郵政的E郵寶運價大幅提升。與此同時,疫情也打亂了全球供應鏈的節奏。這些變化卻意外地讓跨境電商物流行業迎來了發展契機。
成立于2008年的順友物流,憑借珠江三角洲地區這個中國內地極具活力的跨境電商地區之一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已在中國內地廣東省深圳市、廣州市及東莞市,浙江省義烏市及寧波市,江蘇省蘇州市,以及中國香港及美國開展業務。招股書披露,順友物流已向約220個國家及地區運送包裹,橫跨歐洲、北美洲、亞洲、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六大洲,日均運送包裹量約為13萬件。
在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狂飆突進中,順友物流卻在近年發展失速。招股書顯示,順友物流營收規模從2022年的11.83億元攀升至2024年的15.22億元,表面維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斷崖式下滑的警報已然拉響。2023年27.3%的同比增幅尚屬行業平均水平,2024年卻驟降至1.1%,近乎停滯的營收曲線背后,暴露出兩個致命問題:核心業務增長動能衰竭與增量市場開拓乏力。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24年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8.6%,而順友物流增速不足行業平均水平的1/18。這與其過度依賴單一客戶的商業模式直接相關:盡管最大客戶收入占比從2022年的45.8%降至28.9%,但前五大客戶貢獻度仍高達52.3%。當頭部電商平臺自建物流體系成為趨勢(如SHEIN收購縱騰集團、Temu布局北美倉配網絡),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議價空間被持續擠壓。
更值得關注的是順友物流利潤端的劇烈波動,凈利潤2023年創下7347萬元的高點,2024年急轉直下,同比暴跌40%至4388萬元。根據招股書進一步分析利潤表,可發現其盈利穩定性甚至弱于傳統貨運企業:2023年10.5%的毛利率得益于海運價格低谷期的成本紅利,而2024年隨著紅海危機推高物流成本,毛利率迅速回落至6.7%,疊加全年770萬元外匯虧損,最終凈利率僅剩2.88%,低于行業平均4.2%的水平。
與此同時,順友物流2024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由2023年的1.59億元轉為-2726.3萬元,創下近3年最差紀錄。順友物流在招股書解釋稱,主因是2024年末其直發物流服務成本下降,應付賬款減少6150萬元;年末與一名主要客戶的交易金額相對較高,應收賬款增加5220萬元。對于仍需繼續擴張的順友物流而言,無疑暴露了其資金流動性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順友物流引入招商資本旗下服貿基金時簽署的對賭協議,包括回購權、否決權、優先認購權、反稀釋權、優先清算權、知情權等在內的特別權利。
盡管此次遞交招股書前服貿基金與順友物流訂立了補充協議,同意其擁有的特別權利最晚在順友物流上市完成時完全終止。但實際上,順友物流與服貿基金之間的對賭協議依然有效。
2878億元市場VS0.5%份額 順友物流的“紅海”困局
中國B2C出口電商GMV在過去5年(2019-2024年)以22.1%的年復合增長率狂飆突進,帶動直發物流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2878億元。然而,近年行業入局者眾,格局分散且競爭激烈。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收入計,中國B2C出口電商直發物流服務的市場規模約為2878億元,有約5000名服務提供商參與該市場的競爭,行業集中度極低。按2024年的收入計,前10名參與者僅占總市場份額的21.9%。順友物流在中國B2C出口電商直發物流服務市場中排名第九。
與此同行是,中小玩家為爭奪客戶,普遍采取低價策略并拉長賬期。順友物流2024年毛利率從10.5%驟降至6.7%,凈利率僅為2.9%,遠低于行業平均4.2%的水平。
此外,亞馬遜FBA、菜鳥等巨頭通過自建物流體系蠶食第三方服務商空間。例如,菜鳥已在全球布局超40個海外倉,日均處理千萬級包裹,而順友物流的海外倉收入占比不足3%。
新晉玩家如極兔速遞、縱騰集團等企業則通過并購加速整合,而順友物流自成立以來僅2022年獲招商資本3000萬元融資,資本實力懸殊進一步拉大競爭差距。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跨境小包免稅政策,對依賴直發物流的中國企業構成精準打擊。順友物流96.1%的收入來自直發業務,其中37.1%集中于北美市場,其發往美國的包裹幾乎全部依賴免稅紅利。分析師預測,新政將導致直發物流市場規??s減超20%,直接沖擊順友物流基本盤。
同時,隨著美國關稅上漲,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競爭加劇,將會推動行業整合與洗牌進程加速。大型物流企業憑借廣泛的物流網絡、雄厚的資金實力、專業的服務團隊以及強大的抗風險能力,能夠更好地適應關稅政策調整,通過優化運營、拓展業務、提升服務等方式,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地位,可能通過并購、合作等形式整合小型企業,實現規模擴張與資源優化,促進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順友物流在招股書中表示,美國市場并非其主要戰略重點,考慮到美國針對中國電商公司的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已自2024年下半年戰略性的縮減以美國為目的地的直發物流服務。
不過,與之相悖的是,資料顯示順友物流正處于取得位于美國新澤西州額外倉庫租賃業務的過程中,預計能在該地實現8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盡管順友物流聲稱“戰略性縮減美國業務”,但其仍在新澤西州租賃海外倉的動作,顯示出對北美市場的路徑依賴與轉型矛盾。
當前,跨境物流的競爭已從“渠道紅利”轉向“合規能力+供應鏈韌性”的終極對決。順友物流的IPO,不僅是一場自我突破,更是中國中小物流商在全球化浪潮中尋找生存坐標的一個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