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鎮柏香村的油茶苗圃基地,村民正在移栽油茶苗。酉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聚焦促進群眾增收這一目標任務,酉陽立足資源優勢,突出“高山、生態、有機、綠色、安全、健康”等核心要素,打好“生態牌”,突出差異化,全力打造“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堅持“原生態”生產、“高品質”加工、“好口碑”銷售,以品牌引領構建覆蓋全縣域、全品類的農業現代產業體系,找到了山區農業產業困境逆襲的路徑和實現產業富民的新密碼。
數據顯示:2024年“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累計授權企業68家,品牌產品達50類353款,激活2150家涉農企業、278個村集體經濟、7.3萬在地農民和9.6萬余畝直供基地,品牌系列產品年銷售額達21.8億元。
破解山區農業“質優價廉”困境
酉陽地處神秘的北緯28°黃金線,森林覆蓋率達64.5%,年平均氣溫15.2℃,平均海拔800米。顯著的立體氣候,不僅孕育出了多樣的生態資源,也筑牢了酉陽傳統農業大縣的發展基石。值得一提的是,800米等高線上云霧繚繞,負氧離子濃度是國標Ⅰ級的7.4倍。土壤pH值在5-6之間,且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晝夜溫差高達13.8℃,刺激作物產生更多氨基酸和多糖。
好山好水好生態,是酉陽最寶貴的財富和最優勢的資源,孕育出多樣化的高山優質生態農副產品??杀M管優勢明顯,酉陽傳統山地農業卻普遍面臨好產品難以換來好收益的困境。
菖蒲大草原下的花田鄉何家巖村,土質富硒、光照充足,產出的大米滑而不膩、質白如玉。從唐宋起,歷代朝廷都把花田大米定為“貢米”。到了上世紀末,沒有了市場需求的刺激,“貢米”丟失了市場。稻農何紹華回憶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水稻賣不出錢,村里留不住人,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的田好多撂荒了,看著特別可惜?!?/p>
與花田鄉一山之隔的宜居鄉,宜居“貢茶”也曾面臨同樣的困境。宜居茶源于唐朝,在明、清土司治理時期曾作為貢品進獻皇宮。多年來,由于茶葉品牌雜而亂,加上無序競爭,導致宜居茶葉在外名氣不高、市場競爭力弱。
“貢茶”“貢米”本是高品質的代名詞,何以在當代丟了名分、失了市場?山地農業往往存在附加值低、規模小、布局散、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弱的問題,加上酉陽大山區、大農村的區位條件,沒有品牌帶動基地化種植、標準化加工、市場化營銷,依靠傳統粗放的生產模式和單打獨斗的小農經濟,好產品很難走出大山。
如何把分散的資源統籌起來,推動山地農業從“望天田”到“科技園”、從“提籃小賣”到“云端訂單”深層變革,讓生態資源加速變現,成為鄉村振興進程中擺在酉陽面前的重大課題。
“酉陽800”帶動酉陽物產抱團闖市場
找準“山的價值”,用好“綠的優勢”。2023年3月21日,“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在北京發布。
作為強縣富民現代化的最新探索,“酉陽800”為全縣高品質農產品賦予了統一的身份標簽,帶領酉陽好物抱團闖市場。品牌一經發布,茶、米、油、蜜、青蒿、酵素等拳頭產品迅速火爆出圈。
“以前由于品牌在外知名度有限,宜居茶的消費群體主要覆蓋在酉陽及周邊,很難銷售到更遠的地方。如今大不同,依托‘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打開了知名度,宜居茶不僅賣到了北京、上海、香港,而且逐漸走出國門?!闭劶耙司硬璧陌l展歷程,制茶技藝縣級非遺傳承人冉金成激動地說,“過去是‘單打獨斗’,如今是‘抱團發展’,借船出海的宜居茶前景更加廣闊!”
品牌帶動下,花田“貢米”也種出了新花樣,取得了好收成。連續兩年,何家巖村的稻田通過“云認養計劃”搬上“云端”,遠在千里之外的網友通過手機就能實時觀看稻米生長全過程,體驗從插秧到收獲的農事之趣。昔日“貢米”再次出圈,最高每斤賣到了20多元。經過建設“酉陽800”產品直供基地,2024年,“云稻米”模式在全縣范圍推廣,覆蓋13個鄉鎮3萬畝稻田。
如今,依托“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酉陽涉農市場主體通過縱向延伸、橫向融合,已構建起國資國企示范、龍頭企業引領、小微企業參與的產業聯合體,傳統農業實現“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的產業重構。不僅如此,酉陽還面向有機耕作者和農業生產個體,成立“酉陽800”生態農人聯盟,倡導“有機耕作、綠色生產”,聯接帶動分散的小農戶,探索標準化生產、規?;洜I、產業化運作、機械化作業、社會化服務,形成全域一盤棋的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徑。
據統計,通過品牌聚合,“酉陽800”已授權品牌使用企業68家,開發系列產品50類353款,促進全縣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6%。
科技賦能讓農民不再“靠天吃飯”
作為“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主推產品之一,酉陽油茶最早的栽種歷史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而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山茶油是重要的油料來源之一,但由于缺乏管理,收成多少全憑“老天”說了算。
如今,酉陽茶油已經走出“靠天吃飯”的困境。在泔溪鎮太平村油茶苗培育基地,一排智慧大棚引人注目。走進一瞧,各類設施正模擬氣溫、濕度、光照,種苗上還懸掛著“國家油茶科學中心”的身份牌。在這里,科研人員通過人工干預模擬、觀察不同品種苗木在不同海拔、溫濕度、光照等自然條件下的生長狀況,從而研究出適合不同氣候條件和區域環境的油茶品種。
“基地占地2300余畝,是全國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雄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良種油茶育苗基地?!蔽淞晟接筒柩芯吭涸洪L程華介紹,2019年以來,酉州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組建了以國家油茶科學中心首席專家姚小華為首的專家技術團隊,通過物聯網數據采集,標準化精準管理,開展科技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致力于培育出適宜武陵山區的地方品種。目前,已實現年育苗2000萬株,年種苗銷售達6085萬元。
從“靠天吃飯”到“靠技增收”,發生躍變的不僅僅是油茶產業。走進青華林場廟灣管護站,一排排智慧蜂箱將傳統養殖技術與人工智能相結合,實時呈現蜂箱內的溫度、濕度和蜜蜂活動數據。這些數據傳輸至綜控平臺后,技術員通過手機就能實現蜂群監控、遠程診療、智能預警、蜂場互動等操作,不僅讓養蜂更智能,還為蜂蜜產品追根溯源提供了數據支撐。
在花田鄉花田村,一根鮮食玉米也蘊含著“技術密碼”。來自市委辦公廳駐花田鄉幫扶集團的花田村駐村第一書記付忠軍,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創新性地將其與肉牛養殖相結合,打造出了“玉米—肉?!狈N養生態循環產業鏈。
“現在鮮食玉米畝產量翻了一番多,每畝能產2400到2500斤!”花田村黨支部副書記齊書安興奮地說,在付忠軍的帶領下,鮮食玉米產業迅速在花田村推廣開來,種植面積達到了2.88萬畝,年產值超過了8000萬元。
近年來,聚焦標準化生產、基地化管理、數字化溯源,酉陽充分依托中組部博士團、國家科技特派團、市級科技特派員、本土農業專家四級聯動,推進生產基地智能化標準化改造,開展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推動傳統農田變直供基地,傳統粗放變精耕細作,讓“大山貨”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如今,“酉陽800”已建立起從種植到加工、從農田到餐桌的全流程可溯源體系,實現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未來,“酉陽800”還將不斷完善直供基地建設、質量標準、安全監管、認證與檢驗檢測、產品溯源、準入退出、品牌營銷、知識產權保護等十大體系,讓“酉陽800”成為安全優質農產品的代名詞。
品牌強農打造縣域發展新引擎
當前,以“酉陽800”為品牌引領,酉陽已建立起以油茶產業為主,有機稻、茶葉等為輔,其他特色產業為依托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縣農業產業基地達140萬畝,其中油茶36.3萬畝、茶葉9.6萬畝、有機稻26萬畝,培育涉農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村集體經濟組織等4650家。
“過去兩年多的實踐證明,通過持續打造‘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品牌內涵更加豐富、筋骨更加強壯、運轉更加高效、能量有效釋放,已經成為酉陽全域農業的新質生產力和縣域經濟的新引擎。”縣農業農村工委書記冉玉峰坦言,酉陽將積極融入全市千億級生態特色產業培育行動,做深做好“土特產”文章,進一步夯實“酉陽800”品牌底座,加快形成全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圈,全力推動酉陽現代山地特色農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從“鎬鋤鐮犁”到“云上智農”“酉陽800”揭示出山區農業現代化的深層邏輯:農業現代化不是改變山的形態,而是重構山的價值;既要突破地理環境約束的“硬殼”,更要打破思維定式的“軟繭”。(酉陽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