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號,多位來自河北的學子透露悲痛消息,曾陪伴了一代代河北地質大學學生的老師“小飛俠”奶奶不幸去世,享壽91歲,雖說這個年紀在農村屬于喜喪,但這樣的突然,還是讓人無法接受。
據悉,小飛俠奶奶是在11號因心臟病去世的,隨著她的離世,“槐安東路136號”也消失在歷史的晨光中,不會再有那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過來讓你改正錯誤,也不會有人將倒下的自行車扶起來,更不會有人阻止你在校園里吸煙。
是的,她走了,那個曾見證無數學子成長的“小飛俠”奶奶永遠地離開了河北地質大學。
在其去世后,很多人才明白,原來這世間最清醒的那個人不是我們,而是她,她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也知道守護來自河北地質大學的每一朵祖國的鮮花。
據了解,小飛俠奶奶名叫張杰,祖籍是遼寧鐵嶺市,大約在1985年的時候,她從宣化六中調到了河北地質學院,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地質大學,這期間她一直負責學生的紀律和精神文明建設。
因為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所以張杰在退休后再度返回校園,義務做這些事情。每當有人將自行車亂放的時候,她都會進行擺正,亂貼小廣告,她則會立即撕掉,穿拖鞋進教室,也會被責備,甚至有女生穿裙子上課,也會遭到數落(這樣影響男同學上課,讓他們不能集中精神聽課,她說“是看你們還是看老師啊”)。
這樣的行為雖然有爭議,但卻十分有利于學生們的成長,一代代的學子在她的督促下,快樂且“厭煩”著。
當其去世消息傳出的時候,很多以往說過其不好的網友紛紛道歉,原來曾經的那些愛早走上社會之后才知道,是那么的深邃,那么的無私。
在小飛俠奶奶的身上,一共有三樣裝備,第一便是老舊自行車,第二便是風衣(夏天會換裙子),第三則是“為人民服務”的像章。
至于其名字的由來,其實源于一位學子的一篇文章,他在畢業之后,特地發布了一篇關于“小飛俠”的文章,標題就是用的這個稱呼,之后便在校園內傳開了,也就有了小飛俠的名字。
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是很重要的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小飛俠奶奶用其余生做了最有有益的事情,雖然也招來了很多人的不滿,但她的功勞的確很大,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正能量,她登上了央視。
人生就是這樣,總會在爭議和贊美中成長和死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