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寨中心園中一班課程故事《交通體驗“騎”遇記》
一、活動緣起:
從小班開始我們班的孩子們就很喜歡騎車車游戲,在交通體驗區的游戲專注、持久,尤其喜歡當小司機送乘客們去各種地方,今年我們為交通體驗區投放了更多的游戲材料,幼兒也呈現了新的、更高級的游戲行為。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結合其交通體驗區的游戲,為了滿足其活動、發展需要,我們中一班開啟了一段奇妙的交通交通體驗“騎”遇記……
二、游戲初體驗:
Part1:有趣的加油站
1.游戲初體驗
孩子們在交通體驗區發現了新的游戲材料——“加油站”,并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兩個小朋友立即自薦擔任了加油站工作人員,主動將“加油站”放到路邊,不一會兒,圍過來了許多車輛。
恬恬:“我的車沒油了!”
諾諾:“給我加油。”
恬恬:“我要加100塊錢的油。”
張可妍(加油員):“等一下!你們一個一個來,我忙不過來!”
鈺鈺:“堵車啦堵車啦!好吵啊!你們一個一個來”
加油站的游戲才剛剛開始,就出現了很多問題,游戲難以進行下去。
2.發現、總結游戲問題
孩子們的游戲發生了混亂,于是我們一起進行了游戲的回顧,游戲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呢?
經過激烈地討論,中一班的小朋友總結游戲中出現了以下問題:
①加油站選址不合適,在轉彎處容易發生交通堵塞。
②顧客不會排隊、加油時秩序混亂。
③加油站工作人員對工作的流程不清楚。
④顧客無法明確說明自己的加油需求。
3.解決辦法
在明確了問題之后,中一班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嘗試了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針對“加油站選址不合適,在轉彎處容易發生交通堵塞”的問題,鈺鈺小朋友拉著“加油站”重新選址,在交通體驗區考察了一陣兒,最終得出結論: 加油站要放在空曠的場地,不能放在轉彎處、坡路。
4.再次嘗試游戲
在共同解決了第一次游戲的問題后,中一班的小朋友信心滿滿地進行了第二次加油站游戲。
再次嘗試加油站游戲時,幼兒能有序排隊,輪流加油,還增加了游戲情節——檢查油箱后再決定加多少油,游戲更加完善、有序,情節更加豐富、規范。
Part2:熱鬧的洗車房
1.洗車房初體驗
有了“加油站”游戲積累的經驗,小朋友們選擇將“洗車房”放在不影響交通的角落,沒有了擁堵、工作人員不熟悉流程的情況出現了,洗車的游戲一直井然有序的進行著……
熱烈的洗車游戲持續了一段時間,小朋友對洗車的熱情消減,洗車房逐漸冷清,不一會兒,連“洗車工”也不知道跑去了哪里……
2.發現、總結游戲問題
于是我們再一次進行了游戲回顧,洗車游戲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呢?
①大家覺得洗車沒意思了。
②洗車工洗的車太濕了,乘客坐上去褲子都濕了。
③洗車排隊有點久,等的時間太長了,還不如去別的地方玩兒。
3.解決辦法
沒有人來洗車,潔潔想出一個好主意,就像推銷員一樣大聲推銷“免費洗車不要錢!免費洗車不要錢!”不一會兒就吸引來了一些想要洗車的司機。
“洗車工”也有了更多了洗車工具:清洗泡沫、干抹布、濕抹布、噴水壺,洗的又快又干凈,貼心的擦干水漬,他們的工作也得到了更多司機的認可。
再一次嘗試游戲,洗車房又恢復了以往的熱鬧,看見洗車房的“生意”越來越好,大家都爭著想要當洗車工,把我們的車車洗的越來越干凈。
三、游戲再豐富:
Part1:堵車啦!出事故啦!
在我們的交通體驗區,小朋友們玩的最多的游戲就是小司機送乘客、拉貨的游戲,可是我們發現最近“交通事故”頻發!
突然聽到聽見“嘭!”的聲音,一場撞車事件發生了,一位小司機們載著乘客使勁蹬車著急地送乘客,拐彎時沒有注意身邊的車輛一下子撞車了。另一邊道路太擁擠,三輛車爭著過又堵車啦1
回憶起交通體驗區的游戲時,小朋友們通過討論交流、圖畫表征的方式進行了分享,將自己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
Part2:小小交警上崗!
大家一起回憶游戲過程,銳銳提出建議“我們要請兩個當交警來指揮交通,這樣就不會堵車和撞車啦!”
可樂說“違反規定的司機就要把他的車沒收,不讓他當司機了!
大家一致表示贊同,于是我們繼續展開游戲,游戲時大家發現,只要交警離開了指揮臺我們就不能快速的找到交警了。
于是大家找來了反光馬甲讓扮演交警的小朋友穿上,小交警們更神奇啦,他們忙個不停,一會兒跑到這跑到那,忙著指揮交通。
在游戲后分享環節,“交警”來告狀,說沒有人聽他的話,還有司機來告狀說她明明沒有超速交警就給她貼了罰單。
老師也發現了貨車超載,貨物散落一地,但是交警并沒有進行處罰非常危險。
于是我們進行了相關集體教學,了解交警的職責以及常見的違章違法行為,同時進行交通手勢學習,不僅游戲的秩序逐漸形成,小朋友們也有了時刻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教師思考:
孩子們在騎行的過程中接二連三的出現“交通事故”,首先是因為孩子對基本的交通知識沒有接觸和掌握,其次是孩子們沒有形成成熟的規則意識,導致孩子們在遇到自己喜歡的活動時忘乎所以,而“交警”的出現讓幼兒在游戲中能夠直觀的感受到要遵守交通規則,小朋友們在角色扮演中也能更深刻的理解交通規則,這就是生活即教育,游戲即成長。
Part3:考駕照
小小交通警察開始履行起自己的職責,隨著別貼罰單而沒收的車輛越來越多,我們又遇到了新問題:司機們越來越少,全都成了乘客,游戲無法正常進行下去,我們展開了新一輪的討論和思考。
蛋蛋說:我爸爸有駕照可以當司機,我們也可以給小朋友發一個駕照,這樣他就是個好司機了。
小米說:駕照是要考試的,可不是隨隨便便發的。
于是我們加入了考駕照的環節,游戲變得豐富起來。
科目一:認識交通標志
科目二:s彎與停車
科目三:路考(禮讓行人、靠邊停車)
“考駕照”環節不僅增加了幼兒的游戲體驗,將游戲和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讓騎車游戲變得更有意思,得到駕照幼兒獲得強烈的成就感,有助于提升他們的自信心。結合幼兒游戲的需要,我們可以繼續將“駕校”變成我們游戲的主題,用不同材料進行“訓練場”搭建,孩子們的游戲每天都帶來不同的驚喜。
游戲還在繼續,學習也依然在發生 ...小朋友們關于騎行的游戲也在熱火朝天的開展著...
教師思考: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在此次交通區游戲中,自主且單一地騎行已無法滿足中班孩子們游戲的需求。因此,“創新”與“突破”成為我們教師需要去思考的關鍵詞。幼兒不僅獲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還實現了自然的學習過程,這一游戲過程也生動體現了數學領域中“模式”這一核心經驗的學習與應用
關于騎行游戲的探索空間還有很多,在此游戲的繼續深入追蹤中,一定還會引發更多的探索。我們要做的就是繼續跟隨孩子的興趣、相信孩子的力量、追隨孩子的方向,讓他們自由地在騎行游戲中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