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軍事頻道在5月11日播出的節目中,北部戰區海軍下轄的一個海軍基地監測站艦艇消磁作業碼頭,模擬538“煙臺”號這艘“受損”的水面艦艇,需要快速進行消磁的緊急情況。
基地消磁作業的官兵,僅用4個小時就迅速恢復了一艘054A型護衛艦“磁性隱身能力”。這種模擬艦艇受損的消磁能力,它代表了中國海軍海軍水面艦艇保障中,現代化能力的重大發展 ,提高了技術響應的速度和準確性。
航母、驅逐艦、護衛艦、兩棲攻擊艦等主力水面艦艇,建造過程中帶有大量金屬材料的使用以及各類機械設備裝艦,都帶有一定強度的磁場。也因此對現役艦艇的定期進行消磁,是確保戰時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
各類水面艦艇自帶有一定的磁場,可能會干擾艦上的導航、通信以及武器系統等設備的正常運行,影響導航精度、通信質量以及武器系統打擊敵艦和陸上目標的精準度等。
而敵方的探測裝置,在戰時可會利用磁場探測技術,對這些水面艦艇進行偵察,從而暴露它們在海上的行蹤。一旦被敵方探測和鎖定,就極易遭遇導彈、魚雷、無人機等攻擊。
所謂“消磁作業”,就是去除水面艦艇金屬外殼上殘留的磁場,降低艦只被敵方潛艇、水面艦艇以及其他磁探測設備監測到的概率,實現在航行中的 “磁隱身”,增加作戰行動的突然性和隱蔽性。
對水面艦艇進行消磁作業,能夠消除或減弱艦只的磁場,減少磁場對艦上電子設備的干擾,確保設備的穩定和可靠地工作,從而保障艦只的作戰效能。
央視軍事頻道播出的北部戰區某海軍基地,在此次進行的消磁演習中,就快速部署了一艘 054A 型護衛艦。消磁官兵利用聲、光、電等手段模擬多種復雜特情,并同步采集梳理平時訓練中各類數據,持續改進消磁作業流程進行緊急消磁作業。
中國海軍現役054A型護衛艦,設置有32單元650毫米的VLS裝置,能垂直發射紅旗-16系列防空導彈,兼具發射魚-8反潛導彈;另有鷹擊-83導彈發射架,76mm主炮和730型或1130型副炮,324mm反潛魚雷和122mm火箭發射器等艦載武器,擁有較強的反艦、防空、反潛等綜合作戰能力。
北部戰區某海軍基地,在對模擬受損的054A型護衛艦消磁作演習中,使用專用的包括磁場探測器、精確定位裝置和消磁電纜等專用設備,進行消磁時會產生抵消電流來中和艦只的剩余磁性。
央視軍事頻道在播出的節目中,特別強調了AI人工智能技術的運作,在對艦艇的消磁作業中,通過將測量值與預定義的基準進行比較,實現了對結果的即時驗證,提高了60%的消磁效率,顯著減少了計算時間、人為錯誤和估算的裕度。
對于水面艦艇消磁周期速度,與海軍艦隊的戰斗力有密切的聯系,能夠在作戰任務前或戰時艦只受損時,快速恢復艦只隱身性,進而提高海軍艦隊的作戰實力。
消磁技術關乎水面艦艇“磁隱身”性能,其重要性對于海軍提高戰斗力不言而喻。
在對模擬受損的054A型護衛艦的消磁作業中,該基地的消磁官兵引入高科技的人工智能技術,消磁技術的不斷創新升級,反映了實現戰略轉型的中國海軍加速現代化的趨勢,尤其是在后勤保障維護等領域,支持和嵌入式自動化系統。
基于AI決策工具,應用于傳統上由人類執行消磁等任務,有效擔負起保障打贏的使命任務,中國的廣大軍迷有理由相信中國海軍正在探索優化途徑,將人工智能技術擴展到其他領域,包括對水面艦艇的自動維護、導航和電子戰等,從而提高中國海軍在高科技條件下的海戰。
據此維護中國的領土和海洋權益不受外來挑釁,保障印度洋等涉及到國計民生的海上能源和貿易航道的絕對安全,提高中國海軍作為大國在海外的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