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5月10日至11日,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應用經濟學學科評議組指導、中國人民大學與上海財經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應用經濟學年會在上海浦東臨港中心召開。本屆年會以“中國經濟的韌性:事實與展望”為主題,匯聚來自全國應用經濟學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圍繞經濟周期下的韌性政策設計、結構性改革路徑、產業轉型升級等重大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研討,為推動學科前沿發展與服務國家戰略建言獻策。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在致辭中表示,上海財經大學近年來圍繞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數字經濟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等平臺的系統性布局,正在積極構建以應用經濟學為引領的學科發展新高地。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鄭新業在致辭中分享了“新質生產力函數”的理論構想,強調要從宏觀視角構建新時代增長模型,深入理解“三個面對”對政策目標與增長邏輯的深層挑戰。他表示,投資于人力資本、新型基礎設施、設備更新與戰略腹地,是增強中國經濟韌性的重要方向。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應用經濟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東北財經大學原校長呂煒從人工智能沖擊、全球化逆流及義烏等微觀樣本的韌性實踐出發,強調構建中國特色、現實導向的經濟學框架刻不容緩。
大會主旨演講嘉賓圍繞制造業升級、財政制度改革、金融制度建設與宏觀政策評估等議題展開深入分析。以“中國經濟的韌性:事實與展望”為主題的校長論壇上,多位高校領導圍繞高等教育使命、應用經濟學人才培養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按髸搲杯h節聚焦更具實務針對性與政策應用導向的專題研討,并按照金融學、財政學、勞動經濟學等核心方向設置11個主題分論壇。
作者:任朝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