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類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前面30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財經高校的整體錄取分數線迅速上漲,甚至能力壓理工類高校。
如今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金融行業面臨的問題也更突出。這樣的結果使得財經高校整理的就業率有所下降,高考階段的報考熱度也同樣出現下降。
從實際情況來看,財經類高校的分數線已經跌到非常低的水平,可以說是已經屬于觸底。對于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只要能保持基本的樂觀趨勢,可以嘗試報考財經大學。
財經類高校同樣有諸多實用性專業,并不是說家庭富裕或者有背景的學生才能報考。比如會計學、財務管理、統計學等都是財經高校的強勢專業,這些專業都比較好就業。
2025年全國財經高校30強
根據軟科發布的2025年財經類高校排行榜顯示,全國已經擁有53所公辦類型的財經高校,占據全國本科高校的5%左右,各省基本都有省屬重點財經高校。
財經大學前三甲分別是: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這三所高校習慣性的被簡稱為“兩財一貿”,依靠地理位置優勢,錄取分數線已經達到985高校水平。
這三所高校實則都沒有本質區別,都是位于超級一線城市。只是中央財經大學的學科優勢更突出,上海財經大學的專業實用性更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更側重于國際經濟。
中南財經大學位列第四,西南財經大學排名第五。兩所都是國家評定的211高校,如今都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兩所高校的實力同樣很接近。
值得注意的是,西南財經大學原本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高校,優勢在于金融學、投資學以及經濟學等專業。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則是由兩所高校合并而成,優勢在于法學、會計學、稅收學以及工商管理等專業。
除了以上5所211高校以外,東北財經大學一直都是穩居第6名的位置,江西財經大學第7名的位置同樣沒有變化。
東北財經大學和江西財經大學當年沒有被評選為211高校,實屬可惜。如今兩所高校都具備沖擊雙一流的實力。東財的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江財的統計學等都是位居全國前10名。
浙江工商大學位列第8名,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前面7所曾經都是屬財經屬高校,浙江工商大學則是浙江省政府直屬高校,學校的工商管理和統計學都位居全國前20名。
南京財經大學挺進全國前10強,讓許多人都感到意外。畢竟南京財經大學前身是南京糧食經濟學院,目前僅有一個博士點,而且還沒有研究生推免資格。
從第四輪和第五輪學科評估來看,南京財經大學也沒有A類學科,包括經濟學、金融學、工商管理、會計學等專業并不是突出,唯一優勢是地理位置較好。
南京審計大學位列第14名,竟然不如南京財經大學。作為審計行業的頂尖高校,南京審計大學得到各省組織部認可,包括各省定向選調生高校名單里面都特意加上南京審計大學。
學校的審計學、內部審計、資產評估、會計學以及財務管理等都是非常好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很高,無論是考公還是到企業,就業都極為便利。
廣東財經大學退居全國20名。位于廣州市的廣東財經大學,這些年整體排名有所退步,沒有發揮地理位置優勢,確實也需要進行反思。
廣東財經大學的辦學經費,還有師資團隊等都比較強,而且生源質量不錯。如今的排名卻不如安徽財經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等,說明學校在學科建設和科研等方面還有不足。
報考財經大學,應注意的問題
財經類高校的地位沒有以前那么高,目前報考還是有一定的性價比。學生們報考財經大學前必須要考慮到城市區位、專業設置以及學校背景等問題。
報考財經大學的第一原則是城市優先。畢竟越發達的城市金融業才會越發達,才會有各種證券機構、私募基金、投資公司、大型會計事務所以及世界500強等,這樣才好就業。
第二要素則是看學校的王牌專業。報考財經類高校,同樣也有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專業,要真正有技能或者有準入門檻,比如會計學、統計學、審計學等,這些才是最優選。
第三則是看財經大學的背景。比如學校是否具備保研資格,這個問題非常重要。還要看學校是否為省屬重點高校,或者省部共建高校,這些都會影響到行業的認可度。
整體來說,財經類大學排名都非常注重地域和畢業生的就業等因素。以上這份軟科版的排名具有一定參考價值,2025年高考的學生也可以作為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