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偶然看到一句話。
有人說,離開劉德華,邱禮濤的內地電影票房,沒一部“可以看”。
翻翻邱禮濤執導電影的票房記錄,似乎蠻有道理。
但很有趣。
同樣再去翻翻,劉德華主演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竟可以套用同樣邏輯,“離開邱禮濤,劉德華的內地票房,似乎也不怎么夠看。”
恰逢二人第十度合作的商業金融大片《獵金游戲》,正上映中。
且觀“雙生”困局。
1991年。
邱禮濤執導了自己的第二部電影《中環英雄》,該片由劉德華和梁朝偉主演,也是劉、邱二人在電影上的第一次碰面。
電影粗糙而馬虎,留不下什么印象。
八年之后,二人在電影《愛情夢幻號》中再次見面。
大爛片。
兜兜轉轉,自此之后,兩個人很長時間都沒有再次合作,直到2017年的《拆彈專家》。
不知道什么風,把他們吹到了一起。
事情也起了變化。
簡單說了一下。
從這部《拆彈專家》開始,包括一部尚未上映的《戰疫天使》在內,在九年時間里,二人連續合作了七部電影。
票房的“雙生”困局,也恰以《拆彈專家》為分界線。
四億票房的《拆彈專家》,就如一塊里程碑,橫亙在邱禮濤和劉德華職業生涯當中。
以其為分界線,往之前看,盡數票房低伏之作,往之后看,雖也偶有觸礁沉落之屬,但不乏高歌猛進之像。
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若從邱禮濤作品中“拿走”劉德華,2.84億的《掃毒3:人在天涯》,就是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巔峰一戰。
而若從劉德華作品中“拿走”邱禮濤,7.62億的《人潮洶涌》就是頂峰,如果只考慮“港產片”,那么,這個數字將變成3.9億。
但如此一來。
不管是放在香港導演還是演員的陣營里面去衡量,就都不夠看了。
說導演,鄭保瑞、劉偉強、莊文強、林超賢、陳木勝,都是內地十億乃至數十億票房”俱樂部”的成員其一,論演員,周潤發、甄子丹、郭富城、梁朝偉,也都是可以進內地十億票房“俱樂部”喝咖啡的角色。
當然,本身劉德華和邱禮濤也是。
只是在這個假設“拿走”的邏輯之下,兩個人都被困住了,所以,事情就回到了“誰成全了誰”這個問題上。
不但有趣,也讓人糾結。
其實。
如果放在幾年前,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
以香港電影最近幾年在內地市場的走勢來看,“拐點”并不是出現在《怒火·重案》之后,而是之前。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在《無雙》大爆攬12.74億票房過后,整個香港影壇的臺前幕后,都異常振奮。
《掃毒2:天地對決》、《風再起時》和《風林火山》,也就在那年前后,相繼開機。
撇開崩塌的《風再起時》、待映的《風林火山》不談,一年之后,《掃毒2:天地對決》在暑期檔,砍下了13.12億票房,以微弱優勢,刷新了《無雙》創下的票房紀錄,又僅隔一年,一部《拆彈專家2》,票房更進一步,以13.14億的數據,再創新紀錄。
不用等到《怒火·重案》到來。
港片已“瘋”。
彼時。
寰宇電影同時上馬《掃毒3:人在天涯》和《危機航線》這兩部超大投資電影。
投資《無雙》大爆的英皇電影,則更是不落人后,接連炮制了《爆裂點》、《海關戰線》和《金手指》三部大片,又馬不停蹄,計劃了《怒火漫延》、《無限任務》和《新警察故事2》等重磅項目。
安樂影業悄悄拍了大片《焚城》。
寰亞電影和無限動力,投資了一部港式“猛片”《九龍城寨之圍城》。
劉德華聯合內地一些電影公司,投資了《潛行》。
這些電影名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
最終。
多個英皇電影項目擱淺,余下眾片,除了待映的《怒火漫延》,只跑出來一部《九龍城寨之圍城》。
且顯而易見。
即便在頂級美術、置景和動作的加持下,該片的票房爆發力,也相當不足。
不諱言,看似炸裂實則粗糙、空洞的“邱式”大片風格,在商業票房數據的加成下,赫然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而上述諸多電影,有很多,都是受到了《掃毒2:天地對決》和《拆彈專家2》接連票房大爆的影響,進而過于樂觀地估計了港產片接下來的走勢。
其直接后果是,港產片幾乎重回了,“三億”天花板時代。
今日更開工無期。
說回劉、邱的“困局”。
若是放在港產片尚還鼎盛的年份,二人各自努力,即便不同片合作,也當然有極大可能,皆闖過十億票房的“門檻”。
但當下此時,港片過億松口氣、過兩億喊慶功、破五億算大爆。
如何還敢,遠望十億票房?
恐已無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