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025年5月6日,德國政壇迎來重大時刻。德國聯邦議院總理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果揭曉,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弗里德里希·默茨以325票的成績,超過所需的316票,成功當選德國新任總理。然而誰也沒料到,這位新總理走馬上任第一天,就向美國甩出一記“重磅炸彈”。
弗里德里希·默茨(資料圖)
回顧默茨的當選之路,充滿波折。今年2月德國聯邦議院選舉,聯盟黨雖拿下議會第一大黨席位,默茨作為基民盟領導人成為總理候選人,但組閣談判并不順利。直到5月5日,聯盟黨才與社民黨正式簽署聯合執政協議。6日上午首輪總理選舉投票,默茨意外失利,未能獲得“總理多數票”。好在依據德國《基本法》,在進行的第二輪投票中,他驚險過關,成功執掌德國“帥印” 。
當選后的默茨沒有按常理出牌,第一時間將矛頭指向美國。此前,美國在德國內政問題上頻頻越界,引發德國強烈不滿。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一直是特朗普及其盟友在德國政壇力挺的對象,美國企業家馬斯克甚至公開為選擇黨領袖魏德爾站臺,宣稱該黨是“德國最大的希望”。當德國政府將選擇黨列為“極右翼主義”組織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指責德國此舉是“變相暴政”,要求德國“改變路線”;副總統萬斯也在社交媒體上陰陽怪氣,暗諷德國“重建柏林墻” 。
默茨(資料圖)
面對美國的無端指責,默茨毫不示弱。他公開譴責美方言論“荒謬”,直言自己從未干預美國大選,潛臺詞不言而喻——美國也別插手德國內政。默茨曾擔任“大西洋之橋”協會主席,本被視為“親美派”,如今卻在就任首日強硬表態,這背后不僅是對美國干涉內政的反擊,更透露出德國渴望擺脫外部干涉、重塑政治主權的決心。
從履歷來看,默茨是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法學出身的他,曾擔任地方法院法官,后轉戰政壇,在歐洲議會、德國聯邦議院等重要崗位歷練,還曾暫別政壇投身商界。這樣的經歷塑造了他務實的政治風格,也讓他對德國未來發展有著自己的思考。在移民問題上,他主張強硬立場,認為解決非法移民擔憂才能遏制右翼極端勢力;經濟上,他立志重振德國經濟,推動年均2%以上的增長;外交政策上,他更強調歐洲的自主性,希望德國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
默茨(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默茨對俄羅斯的態度也十分強硬。此前他就呼吁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這一立場讓俄德關系前景蒙上陰影。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直言,在德國政客多次發表敵對言論的背景下,不指望兩國關系改善。默茨的上臺,不僅讓美國收到“警告書”,也讓俄羅斯不得不重新審視與德國的關系,未來歐洲乃至全球政治格局的走向,因這位德國新總理的上任,變得更加充滿變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