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中國飯,喝著黃河水,卻干著傷害中國人的事情。
一邊享受中國先進的知識體系,一邊拿著比本土學生還優(yōu)厚的待遇。
不料,轉頭放下碗就開始罵娘,全方位無休止抹黑造謠中國。
就算被揭發(fā),證據(jù)擺在面前,也絕不認錯。
為什么中國釋放的善意總是被當槍使?
為何這種現(xiàn)象頻頻出現(xiàn)卻得不到遏制,根源是什么?
Samkvlog
4月9日,外國友人寧大人再立功!
在瀏覽外網(wǎng)時,寧大人抓到了一個專門在外網(wǎng)賬號上抹黑中國的印度留學生。
該留學生的社交賬號叫做samkvlog,我們暫且也這么稱呼他。
打開的主頁可以發(fā)現(xiàn),無一例外全是抹黑中國的視頻。
視頻中的samkvlog站在救護車前,小嘴巴拉巴拉說中國病毒多。
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誰又能說得清病毒的源頭從何而來?
中國病毒雖然多,可哪一例病毒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拍了一個小女孩手腳并用和面的視頻,就說中國人做飯不講衛(wèi)生。
跑到農(nóng)村拍村廚做大鍋飯,也吐槽說不衛(wèi)生。
該說不說,這個印度留學生精力是真的旺盛。
他專門去那些非常偏僻的農(nóng)村拍視頻,譏諷嘲笑中國的落后。
可以說,他找的那些犄角旮旯,有的中國人都找不到。
在他的視頻中,可以看到貧窮落后的村落,搭著彩鋼瓦墻都掉皮的房子,但卻停著一輛干凈的汽車。
光滑的地板上,趴著一位乞討者。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jīng)濟收入的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農(nóng)村或者城鎮(zhèn)已經(jīng)很少能看見乞討者。
一些城市的火車站和地鐵站倒是能看見乞討者的身影。
但要以此大做文章,的確有失偏頗。
然而,這些視頻在外網(wǎng)非常受歡迎,點擊量超高,粉絲也攢了近30萬。
寧大人看到這些視頻后,非常氣憤,立馬找到samkvlog談話。
善與惡的交鋒
samkvlog坐在高檔餐廳里吃西餐的照片中,明顯可以看到中國人的存在。
他出門旅游的時候,背后的景色干凈清爽,公路寬敞平坦,卻不見他的夸贊。
他要給外網(wǎng)的朋友們傳達一種中國的本質就是“臟亂差”的錯覺。
寧大人是個非常熱愛中國的外國人,曾經(jīng)參加過《非正式會談》。
節(jié)目中,寧大人的父親父親眼含熱淚,當眾托孤。
父子倆都非常熱愛中國,寧大人在中國工作生活之余,一直致力于宣傳中國,并且?guī)椭袊衣赌切┎粦押靡獾耐饧藛T。
發(fā)現(xiàn)samkvlog的賬號后,寧大人馬不停蹄與之交涉。
先是好言相勸,讓samkvlog刪掉那些抹黑中國的視頻。
哪料,samkvlog根本不聽。
寧大人一看這家伙油鹽不進,就表示要去學校反應情況并且會報警。
誰知,samkvlog竟質疑寧大人做這些是為了漲粉絲,討好中國人。
隨后,samkvlog還將寧大人和他的聊天記錄截圖發(fā)到網(wǎng)上,顛倒是非黑白。
“當我說中國不好的時候,某些人就受不了了,威脅我,但我不會被影響,我會繼續(xù)努力工作”
顯然,samkvlog把抹黑中國當做他的工作。
不過,中國的網(wǎng)友也不是吃素的,很快通過照片找到了他曾留學的學校。
原來,samkvlog在中國學的是醫(yī)學專業(yè)。
作為一個醫(yī)學生,未來的白衣天使,不想著怎么將基本功學扎實卻整天鉆研如何抹黑中國。
交涉期間,寧大人給了samkvlog很多次機會,但samkvlog都不以為然。
等到寧大人找到samkvlog留學的學校,被院方告知samkvlog已經(jīng)畢業(yè)回國,且已經(jīng)通知他刪除視頻。
雖然這件事已經(jīng)暫做了結,但像samkvlog這樣端起碗罵娘的印度人不止一例。
江蘇大學一名印度籍留學生也是像samkvlog一樣“回報”中國的善意。
無差別攻擊
一位簡稱阿畢的印度留學生,也在中國學習醫(yī)學專業(yè),是江蘇大學2016級的學生。
阿畢表面上裝出熱愛中國的樣子,還稱中國為“第二故鄉(xiāng)”。
但私底下,阿畢經(jīng)常發(fā)表辱華言論。
在和網(wǎng)友聊天時,他稱中國人為Chinese pig(中國豬)。
盡管他要依靠中國的力量完成學業(yè),盡管他在中國享受著眾多便利條件,卻仍舊改變不了他骨子里對中國的鄙視,改變不了他以為是的優(yōu)越感。
2023年,廣西某高校,大家正排隊拍攝畢業(yè)證件照。
一名印度留學生插隊被中國學生質疑。
印度留學生態(tài)度囂張,沒有任何更正行為的意思,并且罵哭了旁邊的女生。
就在周圍的男同學站出來為女生撐腰時,印度留學生卻在叫囂:不服來戰(zhàn)。
諸如此類的事情看的多了,中國學生或者人民群眾不免生出一些疑問。
國內高校留學管理體系為何會頻頻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釋放友愛背后的目的
有網(wǎng)友說:“其實最抹黑中國的,不是留學生,而是中國的留學生政策”。
中國對留學生,可以稱得上溺愛。
2019年,中國高校為留學生準備了39.2億獎學金,但教師進修培訓的預算卻下降了。
《留學江蘇行動計劃》中明確表示,國外留學生在江蘇高校就讀,每年可以拿到5—9萬的補助。
試問,那些來自山區(qū)的貧困學子,甚至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每年能拿到這么多補助嗎?
關鍵是,留學生比本土學生的畢業(yè)要求簡單的多。
留學生和本土學生所享受到的待遇,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尤其是幾年前的“伴學制度”遭到了無數(shù)詬病。
毫無含金量的畢業(yè)證拿到國內,也找不到好的工作。
以至于其他國家對中國高校的質量產(chǎn)生了質疑。
復旦大學,甚至清北發(fā)出的畢業(yè)證,到了外國酒如同一張廢紙。
另外,還有網(wǎng)友發(fā)問:
“來中國的留學生貶低中國,去國外的中國留學生也貶低中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的確,從中國走出去的不少留學生都公開貶低過中國。
楊舒平就是鮮明的案例。
他們或許是真的喜愛外國的生存環(huán)境,或許是為了滿足內心的優(yōu)越感。
但更多的留學生,出國學知識是為了更好的建設祖國。
總之,世界上什么人都有,也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忘恩負義之輩”,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結語
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
中國味留學生提供了優(yōu)質的校園生活,提供了深厚的精神食糧,幫助他們成才。
不求他們感激涕零,至少應該心懷感恩。
碰見像samkvlog阿畢這樣的留學生,真的很難讓人不生氣。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