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里,27歲的孫嘉瑞身著退役軍裝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床邊的血液循環分離機正嗡嗡運作……歷時4個半小時,孫嘉瑞成功捐獻231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為一名素未謀面的13歲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他成為揚州市首例本地采集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揚州大學首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研究生。
孫嘉瑞目前是揚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即將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也曾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戰士。他平時積極參加無償獻血、鄉村支教等志愿公益活動。本科期間,在學校組織的獻血活動中,他主動加入到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
今年3月中旬,他接到了揚州市紅十字會的電話通知,得知他的造血干細胞與一位患者初配成功,他當即表示愿意捐獻。“接到電話,我既興奮又激動。如果我的一點點付出就能挽救一條生命,讓一個家庭從絕望中獲得希望,那就是有意義的。”孫嘉瑞說。
▲圖:孫嘉瑞
為確保捐獻工作的順利進行,孫嘉瑞開始調整飲食習慣,嚴格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讓自己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5月7日起,孫嘉瑞連續在蘇北人民醫院接受動員劑注射,促使造血干細胞釋放到外周血中,入院進行高分辨檢測、體檢、注射動員劑……每向前走一步,他的心中便多一份堅定。
采集當天,揚州大學副校長蔡穎蔚前往捐獻現場慰問,叮囑他要好好休息,調理好身體。她對孫嘉瑞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行為和所展現出的責任擔當表示肯定和贊揚,希望他把這種志愿精神帶給更多的學弟學妹,鼓舞和感動更多的人。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 明玉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