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溫暖的瞬間熠熠生輝,給人以力量和希望。4月28日上午,達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副護士長覃嬌在四川某醫(yī)院造血干細胞捐獻室完成了一場跨越生命的接力,成為四川省第863例,達州市第27例,三院第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從病房護理到生命饋贈,她用專業(yè)與仁心詮釋了新時代護理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以仁心立誓:七年堅守終踐生命之約
2017年,覃嬌在參加達州市紅十字救援培訓會后,毅然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作為一名護士,我比普通人更清楚血液病患者的絕望與渴望。或許有一天,我能成為那個‘幸運者’。”這份樸素的信念,源于她在醫(yī)院工作中目睹的無數(shù)患者與病魔抗爭的身影。
2024年2月,一通陌生來電打破平靜。當?shù)弥c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時,正在護理站忙碌的覃嬌心潮澎湃:“當初入庫時就做好了準備,這是生命的召喚,我必須履約!”盡管起初因擔憂“詐騙電話”而遲疑,但職業(yè)本能讓她迅速作出決定——這場等待七年的"生命之約",終于迎來兌現(xiàn)時刻。
用專業(yè)破障:白衣執(zhí)甲者的生命科普戰(zhàn)
捐獻之路并非坦途。面對父母對“抽骨髓”的傳統(tǒng)誤解,覃嬌化身“家庭健康宣講員”,用護理專業(yè)知識耐心科普:“現(xiàn)在采集造血干細胞就像獻血一樣安全,不會影響健康。”從醫(yī)學原理到操作流程,她用臨床案例消除家人疑慮。最終,父母從反對轉為全力支持:“女兒在用另一種方式救人,我們?yōu)樗湴粒 贝送猓t(yī)院的鼎力支持更成為她堅強后盾,院領導特批帶薪休假,科室同事主動分擔工作,護理部主任感慨:“覃嬌不僅用技術救治患者,更用大愛傳遞醫(yī)者溫度,這是對南丁格爾精神的最好傳承。”
以生命點燈:一場跨越職業(yè)本能的守護
4月下旬某日清晨,歷經(jīng)4小時的外周血采集,承載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細胞懸液被緊急送往患者所在城市。采集室內,覃嬌手臂連接著導管,臉上卻帶著熟悉的微笑——那是患者們最熟悉的“康復天使”的表情。“能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健康體魄救人,是護理職業(yè)賦予我的雙重幸運。”
完成捐獻當天,她在朋友圈寫下:“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可能成為他人生命里的光。”這條動態(tài)引發(fā)全院共鳴,年輕護士們紛紛留言:“嬌姐是我們的榜樣!”目前,已有十余名醫(yī)護人員在她的感召下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
從靜脈注射到血脈相連,從臨床護理到生命饋贈,覃嬌用雙重身份完成了對“白衣天使”的深度詮釋。在她身上,我們既看到護理工作者救死扶傷的職業(yè)本能,更感受到超越崗位的生命情懷。這束閃耀在秦巴山區(qū)的“南丁格爾微光”,正照亮更多生命希望之路。她以專業(yè)踐行大愛,用熱血注解仁心——這是新時代醫(yī)療工作者最動人的職業(yè)勛章。
來源:達州市達川區(qū)人民醫(y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