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觀察
,541
那天刷朋友圈,一個朋友跑去閑林吃緣自來,結果面沒吃上,吃了碗閉門羹。
于是發文感嘆說:“果然叫緣自來,緣分到了才會來。看來我這是沒啥緣分。“
后來才知道,那一天他連著跑了四家面館,結果是一家都沒有吃上,才在朋友圈里大吐苦水。
這經歷我是有共鳴的。
因為我也愛吃面。 為一碗面趕幾十公里,站門口等幾十分鐘的事情,我做過。
也許是在杭州生活得久了,也學著杭州人一樣,愿意為一碗面奔波。
很湊巧,第二天我便要去余杭采訪。于是想起上面說的小故事,順道去吃了兩家面館。
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店,開了許多年。
山野面館嘛,不能用是否正宗一概而論,吃的就是一個野趣。
夫妻面館
地址:余杭區倉興街229-22號
推薦:大排拌川
價格:22元
夫妻面館在余杭的夢想小鎮里,夾在很深很窄的巷道間。
若是第一次去,不仔細尋找,很容易就錯過。
辦公室的00后,杭師大畢業的,說這里是很多學生的”私人食堂“。
原因也很簡單,味道好,價格不貴,性價比高。
夫妻面館店如其名,兩夫妻經營著這家小店。
吃面要自己手寫,把面的名稱、口味寫在小紙片上,再遞給老板娘。
我點完面坐在門口觀察,若是進來的客人直接去拿紙的,就是老客,否則就是新客人。
雖說都是杭州的面,但面與面之間亦有區別。
城南的面館里多用扁面,而城北的更喜歡用圓面。
大排拌川,一碗面份量不小,被老板娘步履匆匆地端上來。
醬色的面條間夾雜著黑紅的辣椒和青色的鮮蔥,香氣撲鼻,冒著陣陣熱氣。
吃拌川,我喜歡把面先挑起,翻出底下的面來先吃。
碗里的大排,比我臉還要大。
先咬口大排,外層的面糊衣還帶著一點點的脆度,里頭的肉卻嫩得仿佛能吸出汁水,一點也不覺得柴。
碗里的面條這時候早吸飽了葷油,掛著青菜往嘴里送。滑溜溜的面條裹著肉香,倒比大排還搶戲。
一口肉一口面,吃到興起了,恨不得把骨頭都嗦得發亮。
碗底剩下的一點點醬汁,也想要拌著面條刮干凈。吃著吃著,食客多了起來,談話間,能聽出來都是周邊吃慣了的老客。
值得一說的是,他們家的剁椒醬也是自己做的。老板娘報了一連串佐料,我沒記住,只知道吃起來不咸,是鮮辣辣的。
緣自來面館
地址:余杭區余杭街道閑興路章家堡66號
推薦:蝦爆鱔面
價格:40元
緣自來是閑林的老網紅,我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排長隊的時候。
這次去,倒是沒有趕上人擠人,店里比較清閑,可能是因為我刻意避開飯店的緣故。
前面說城北常用圓面,這家就獨辟蹊徑,用的扁面。
但比起城南的扁面,緣自來的更細,更小。
蝦爆鱔是招牌,我每次去必點的。隔了這么久,老板的水準依舊在線。
鱔魚切段,炸到外酥里嫩,連骨頭都能直接咬碎的程度。
琥珀色的鱔片疊著指節寬的河蝦,最頂上撒把大蒜葉,熱油往上一潑,香味混著葷香轟地炸開。
先夾塊鱔魚,外層脆殼咬下去咔擦響,因為浸泡了濃郁的湯汁,口感上稍稍有些綿軟,但瑕不掩瑜,還是好吃。
咬開河蝦的殼,能感覺到蝦肉微微彈牙,用舌頭輕輕一壓還能滲出甜味。
而碗里的面條嘛,早被鱔蝦的油汁浸透了,吸溜著滑進喉嚨,后味泛著點干辣椒的烈火。
吃到一半,才看見面里墊著的筍干,被余溫焙得半透明,嚼著滿嘴生香。
我喜歡這碗面,就在于湯汁不多不少,濃郁咸香,不會把面條浸得過分軟,有一點點吃蔥油拌面的感覺。
吃完走出門,烈日當空,但剛剛澆頭的余味還在嘴邊縈繞,久久不能散去。
有些店,能開的時間久,一直受歡迎,果然是有道理的。
我時常在想,杭州是否有一些館子,一些吃食,能擔起“到杭州不吃XXX,等于沒有游過杭州”的凌云志?
大抵面條便是其中一種吧。
本圖文版權歸小O獨有,
歡迎留言,嚴禁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