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寧德時代(300750.SZ)的滑板底盤新業(yè)務再獲進展。這家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制造商5月13日宣布,已與長安馬自達在近期簽署協(xié)議,將基于寧德時代的滑板底盤,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產品。
長安馬自達是長安汽車、馬自達和一汽股份三方合資的汽車制造商,也是第五家計劃選用寧德時代滑板底盤技術方案的整車企業(yè)。寧德時代此前已與阿維塔、江淮、北汽新能源等企業(yè)宣布類似合作。
其中,北汽新能源已明確,將基于與寧德時代合作的滑板底盤推出多款新車型,首款車型的量產時間預計在2026年左右。此外,寧德時代還在與多家海外企業(yè)密切洽談滑板底盤的合作。
滑板底盤囊括了一輛整車所需的驅動、制動、轉向、電池等關鍵部件。相比于傳統(tǒng)汽車底盤,其最大特點是車身上下分體,底盤實現獨立的運動與控制。
“車體是車的大腦,是智慧空間。下底盤是小腦,是能量與運動單元載體。”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曾就滑板底盤作過這番比喻。
上下車身分體所帶來的好處,是上車體和下車體(即底盤)可以平行開發(fā),并且同一款滑板底盤還能兼顧轎車、SUV、MPV等不同車型。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去年11月的一次采訪中稱,滑板底盤將大幅降低新車型的開發(fā)成本,為電動汽車行業(yè)的新參與者敞開大門,顯著降低一款車型盈利所需達到的銷售量。
滑板底盤的概念已誕生20多年,但直到燃油車向電動汽車時代的轉型逐漸明朗,三電系統(tǒng)(電池、電控和電機)成為電動汽車的中心,滑板底盤才迎來了商業(yè)化的春天。但國外主要是初創(chuàng)整車企業(yè)自己研發(fā)滑板底盤技術。
從2018年起,寧德時代就滑板底盤開始做基礎研究。在寧德時代管理層的內部討論中,判斷滑板底盤是電池技術路線演進、成組效率提升的重要方向之一。
之后,他們研究如何將此項技術落地,最終在2021年決定成立子公司時代智能,作為寧德時代由動力電池向滑板底盤業(yè)務延伸的運營主體。
除了技術考量,寧德時代做滑板底盤背后有著自己戰(zhàn)略盤算。這有利于其與整車企業(yè)實現更為深度的綁定。
動力電池行業(yè)經過多年發(fā)展,各家生產商之間的技術差距在不斷縮小。出于尋求更為低價的動力電池產品,以及保障自身供應鏈穩(wěn)定等目的,下游整車客戶都在考慮或已經將比亞迪、中創(chuàng)新航等電池企業(yè)納入供應商序列。
“為了繼續(xù)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車企未來一定會向寧德時代這樣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施加更大的降價壓力,擠壓其利潤空間。”睿咨得能源副總裁付多對界面新聞稱,將業(yè)務擴展至動力電池之外的其他領域,是寧德時代延續(xù)企業(yè)發(fā)展前景,不至于在未來陷入被動局面的必然選擇。
寧德時代的滑板底盤基于電池底盤集成技術(CTC:Cell To Chassis),即在汽車底盤上直接安裝電芯,不再使用電芯-模組-電池包,最后再組裝到底盤上的傳統(tǒng)模式。
類似的結構創(chuàng)新,是電池技術革新的主流方向之一,寧德時代此前已推出多款無模組動力電池包(CTP:Cell to Pack)產品,其技術亮點是跳過模組,直接將電芯集成為電池包。
它帶來的好處,是電池包內有更多空間排列電芯,電池包的整體能量密度得以增加,從而提高車輛續(xù)航里程。寧德時代2022年推出的麒麟電池是CTP技術的典型代表。
CTC可理解為CTP技術的下一階段形態(tài)。在相同整車尺寸下,CTC相較于CTP可提供更多空間用于安裝電池。
這意味著在CTC技術下,可采用能量密度較低、價格相對低廉的磷酸鐵鋰電池,實現與三元電池相近的整車續(xù)航里程,同時降低成本。一輛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搭載電池的能量密度。
寧德時代在今年上海車展展示的滑板底盤,圖片來源:時代智能
時代智能在成立伊始制定了“531”計劃,即第一年組建團隊并設定整體規(guī)劃,第三年落地產品,從第五年起,每年為2-3家整車廠配套滑板底盤。目前,時代智能已擁有約600人的團隊。
2024年,時代智能位于江西宜春的滑板底盤生產基地正式投產,并在去年11月向某新能源汽車品牌量產交付滑板底盤。其滑板底盤分為小、中、大三款平臺,可配套不同應用場景的車型,車企可在12-18個月內借此開發(fā)一款新車型。
“不論是新勢力造車還是百年大型車企,對于滑板底盤都存在市場需求。”時代智能董事總經理楊漢兵在近期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稱表示。
在他看來,對于新勢力造車而言,一款底盤平臺動輒十數億元的開發(fā)費用是其難以承受的,且從平臺開發(fā)到整車落地通常耗時48個月。百年大型車企自有的底盤平臺也無法面面俱到,滑板底盤則有望成為一個有力補充。
楊漢兵此前在汽車零部件制造商舍弗勒任職20余年,離職前擔任大中華區(qū)汽車科技事業(yè)部總裁,他將加入時代智能視此為自己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
但對于車企而言,將底盤整體交付外部供應商,無疑是一次巨大的理念沖擊。
楊漢兵并不諱言,在滑板底盤推廣的過程中存在的困難,比如如何與整車企業(yè)在磨合中建立信任。在他看來,整車企業(yè)可能需要調整思路,將滑板底盤這項新理念和新技術視為其底盤平臺的補充。
付多向界面新聞分析稱,考慮到現階段整車企業(yè)對于滑板底盤理念的認可度仍然有限,短期內預計不會有大量車企愿意與寧德時代開展此方面合作,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競爭日漸激烈,車企可能會改變對于該模式的接受程度。
楊漢兵預判稱,作為新生事物的滑板底盤,有希望在未來十年從無到有,占據接近兩位數的市場份額。不少整車企業(yè)也開始將滑板底盤納入整車規(guī)劃中,從側面印證了這項技術的潛在市場前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