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姜女士(化姓)長期遭受腹痛困擾,尤其在生理期腹痛更為劇烈,還會有腹瀉的情況,這嚴重影響到她日常生活。醫生檢查后發現,原來是姜女士的子宮內膜“跑”到了腸道內……近日,無錫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團隊在多學科協作下,成功為這名直腸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實施了雙鏡聯合手術。手術的成功不僅標志著該院在婦科微創手術領域的重大突破,更為復雜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罕見病情帶來挑戰
近年來,姜女士長期遭受腹痛困擾,尤其是在經期疼痛難以忍受。此外,她還伴有周期性腹瀉和排便困難,這些癥狀讓她備受折磨。姜女士曾嘗試過多種藥物治療,但效果甚微,病情逐漸加重。
前不久,姜女士前往無錫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經過詳細的檢查,醫生確診姜女士患上的是直腸子宮內膜異位癥。這是一種深部浸潤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子宮內膜異位癥中侵襲性最強的類型之一。病灶廣泛累及乙狀結腸及直腸,病灶浸潤腸壁全層,導致腸道壁增厚、狹窄,嚴重影響患者的消化功能和生活質量。
專家介紹,傳統單一學科的診療模式難以全面解決此類問題,還容易造成病灶切除不徹底、術后復發率高、并發癥風險大等。該院婦科團隊決定通過多學科團隊(MDT)協作,充分發揮婦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生殖科等多個學科的專業優勢,對患者進行全面、精準的評估和治療。
跨學科合作雙鏡聯合手術
術前,通過詳細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以及先進的影像學檢查,專家準確判斷病灶的范圍、浸潤深度及與周圍重要結構的關系,最終決定采取雙鏡聯合手術。
手術由無錫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趙紹杰主刀,普外科專家全程協助。在腹腔鏡引導下,趙紹杰使用超聲刀分離病灶周圍的粘連組織,確保病灶能夠清晰暴露。隨后,經肛門內鏡精準切除直腸腔內的病灶,并使用先進的吻合技術將切除后的腸道兩端精確吻合,確保腸道的連續性和通暢性。整個手術過程順利,出血量少。
術后,病房護理團隊為姜女士制定了個性化的康復護理計劃,包括術后飲食指導、傷口護理、疼痛管理等。在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姜女士術后恢復良好,未出現感染、吻合口瘺等并發癥。術后第7天,姜女士順利出院,她腹痛癥狀完全消失,排便也恢復正常。
月經期間這些癥狀不可忽視
趙紹杰介紹,直腸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極具挑戰性的疾病,傳統開腹手術創傷大、恢復慢,而雙鏡聯合手術則為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通過腹腔鏡聯合肛門鏡手術,我們能夠在清晰的視野下進行精準操作,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同時借助微創技術的優勢,患者術后恢復更快,住院時間更短。這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具有重要意義。”專家表示,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雙鏡聯合手術的平均住院時間從7天縮短到3天,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從15%降低到5%。
趙紹杰提醒女性朋友,盡管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良性疾病,但這類病灶如同良性腫瘤般浸潤生長,常引發進行性痛經、盆腔包塊、月經異常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此外,子宮內膜異位癥還可以“打破地域界限”,四處“作妖”。“迷路的內膜”隨著血流,闖蕩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甚至呼吸系統,位于不同部位的病灶可以出現形式多樣的臨床癥狀。
雖然子宮內膜異位癥讓人頭疼,但在精準診斷的前提下,借助不同藥物、手術的組合,可有效緩解疾病相關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當女性朋友出現疼痛、不孕、盆腔包塊等癥狀時,應及時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盡早啟動長期管理。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朱鯨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