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菊學姐,原創好文,歡迎轉發分享。
說一個家長可能不愛聽的話,其實成績優異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成績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孩子,反而抑郁的更少。
今天上午無意中刷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4月26日凌晨5點,安徽一名成績優異、性格開朗的高三女生,留下一封寫得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的遺書,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
她本是優等生,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即使是普通班也可以輕松上985的高中。平時在學校、老師、同學面前,總是笑臉相迎,不僅成績拔尖,而且還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
然而,誰能想到這個性格開朗、成績優異的女孩,卻悄悄患上了“陽光抑郁癥”?很多人可能怎么也想不明白——她都這么優秀了,為什么還想不開?但是,有些細節還是有跡可循。
一個人前活潑開朗、大大咧咧的女孩,其實內心細膩而敏感。一張張吸滿眼淚和鼻涕的餐巾紙,就是最好的證據。
她所記得最美好的回憶,不是一次次奪得高分,而是小時候那些最純真、最無憂無慮的日子。哪怕只是放學后和爸媽一起逛個商場、買個小臺燈,還有小小的她被爸爸扛在肩頭的快樂時刻,她都記得清清楚楚。
如她所說,雖然考試成績還行,但還是奢望考試不要出分,因為得知她考差的爸媽實在太可怕。
但她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哪怕到了告別世界的一刻,她也還在為自己的妹妹著想。希望用她的離開教會妹妹人生中最難懂的一課。同時,希望妹妹健康快樂,知世故而不世故。甚至,還交代妹妹去喂那只流浪奶牛貓。
因為討好型人格,她只能不斷迎合父母對自己的過高期待。這從她爸爸在朋友圈發的一段有限的文字中,我們可以輕松驗證。
“盡管有一次女兒落到班里五六名,但第二周就又考到班里最前面了,我和媽媽也很開心,也被別人羨慕,但我們知道她壓力很大,也很小心(高中三年手機也不敢收繳,不敢當她面爭吵),終究還是我們誤判了她的真實情況。”
通常來講,從小成績優異的孩子,他/她們普遍智商更高,而且自尊心、好勝心極強。因為從小處在優等生的光環之下,時間久了,就會害怕失去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從而想一直做到最好。
但她和其他這些自尊心和好勝心極強的學霸不一樣,她不允許自己落后,是因為害怕看到父母失望和生氣的樣子。
成年人都知道,一個人的思想長期處于緊繃狀態,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孩子亦是如此。很多成績優異的孩子,大概率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她/他們自己的選擇。
這樣的孩子更多需要的是鼓勵和寬慰,而不是家長的催促和施壓,因為她/他們自己會給自己壓力。
大人的催促和施壓,往往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類似的悲劇越來越多,也是在給各位家長和老師敲響警鐘:教育的本質不是分數,是內在的喚醒,是給孩子們注入心的力量。
我在網上刷到太多高中因為心理或者精神狀態出問題而休學的孩子,他/她們其實是在自救。然而,父母卻覺得天都塌了。
身體累了,需要休息;心累了,也需要休息。休息一下,沒什么大不了,人生還很長!
人生沒必要一直保持優秀,尤其在人生的早期階段。畢竟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能堅持跑完的才是最牛的,跑得最快的往往中途就下場了。
盡量不要做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個人,因為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突然覺得我們真的有必要好好學一學老祖宗留下來的那一套人生哲學,以此對抗極端的功利主義。
菊以高潔會淵明,吾以文會友。曾是多年醫學編輯的我,現為兩只小棉襖的媽媽,每天努力碼字,只愿為千萬家庭帶去專業、有趣、獨特的教育觀點。原創不易,你的認可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菊學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