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關于教育的改革一直都在進行中,之所以進展緩慢,因為觸動太多人的利益。可以這么說,絕大部分改革都是被動進行的,包括這一輪中小學關停潮,準確說,叫“合并關停”潮。
眼下正是招生季,大家應該看到新聞了,不少一二線城市率先對熱點區(qū)域中小學進行調整并公示。關的關,并的并,縮的縮,很多家長坐不住了。
01
這一輪中小學大調整是有預兆的。
在此之前,全國范圍幼兒園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關停潮,光是上海去年就關了54所幼兒園。廈門的數(shù)據(jù)更具體,一年少了2.3萬個孩子,關了136所幼兒園,專任教師少了1024人,相當于每天有3名幼教離開崗位。
這背后是新生人口塌陷。
2024年,假如所有2019年-2021年出生的孩子全部進幼兒園,幼兒園在園人數(shù)也只有3729萬人,相比2023年在園幼兒總數(shù)(2018年-2020年出生)4190萬人,減少461萬。2025年秋季,在園數(shù)字還會有更大幅度的下滑,因為2020年-2022年出生的幼兒比2019年-2021出生的再減少509萬。到2026年,還要減300萬。
出生人口的影響具有時滯效應。
從出生到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時間間隔分別是3年、6年、3年、3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有關人士指出,學前兒童已在2020年達峰,小學是2023年,初中預計在2029年,高中預計2032年,大學則在2035年達到高峰。
所以這一波小學的“合并關停”潮,躲不掉。
02
早幾年,其實不少地區(qū)已經(jīng)出現(xiàn)小學的關停潮,那是因為城鎮(zhèn)帶來教育資源重新分配的必然結果。當時還有一個專用名詞叫“撤點并校“。從去年開始這一波“合并關停”潮,完全是因為人口,主因是新生兒的不斷減少,次因是老城區(qū)人口結構老化(部分一線城市的郊區(qū)或新城,因為新建住宅不斷增加,倒是新生兒數(shù)量在增加)。
半個月前,廣州市越秀區(qū)教育局發(fā)布2025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計劃的通知,公辦小學招生計劃總班數(shù)在去年縮減74個班級的基礎上,再次縮減46個班級,而廣州全市11個區(qū)共縮減約144個班級。南京、上海等地今年也相繼公布了多所小學和初中的合并關停計劃。
有家長說,這也叫菜中菜小清理計劃。
學校的不飽和運轉,意味著生源和教育資源更加向優(yōu)勢學校集中,意味著弱勢學校生源和教育質量的進一步下滑。那些越來越難以招到學生的學校,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關停或合并。
03
趨勢已經(jīng)無法扭轉,很多家長現(xiàn)在就關心兩個問題,對房價影響多大,對教育影響多大。
我在兩年前就反復說,只有小學學區(qū)房的房子,如果沒有很強的居住屬性,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未來除了全市最好的小學,其他小學的資源都會被平均化,學區(qū)光環(huán)徹底消失。
為什么這么說?一方面,目前的小學教育已經(jīng)畸形,小孩能不能脫穎而出,完全看家長和教培,學校和老師的作用在下降。另一方面,接盤的人越來越少,不僅僅是孩子少了,關鍵是教育觀發(fā)生了變化,孩子讀幼兒園的這波年輕家長不太會為卷教育而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看的比較透。當然了,口袋要先有余錢換房。
從去年開始,只有小學學區(qū)的老房子,基本賣不動了,不是單純降價的問題了。真正還有流動性的是優(yōu)質初中學區(qū)的書包房,家長不想在教育上承擔風險,也看透樓市,現(xiàn)在少花點,以后就少虧點,畢竟初中入學高峰還沒到,還有人接盤,價格水分這兩年也擠了很多。二胎家庭非常青睞居住屬性好的雙學區(qū)房,花一次錢徹底解決兩個小孩上學問題,接送少操心,十年安穩(wěn)。
有人問我,哪些小學會合并?從目前看,會被關停合并的學校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生源越來越少,口碑越來越差,而且周邊沒有新樓盤,老齡化又很嚴重。這種合并會是常態(tài)化,小學要步幼兒園的后塵。
那學校合并之后,房價還有起飛的可能?幾乎沒有,除非你的房子有特別突出的居住屬性。
哪些初中會合并?現(xiàn)階段,初中合并關停要比小學情況復雜的多,主要是入學高峰還沒到,教育主管部門未雨綢繆,想一切辦法增加熱點區(qū)域的學位。借校舍是一個方法,吞并長期招生不足的差學校也是一個方法。
那這種房子能買嗎?取決于合并的形式,拒絕任何師資和學生不互通的分校。我還是那句話,學區(qū)不是一線初中的碰都不能碰,不要相信所謂預期,什么未來、以后會出成績,有些只是一廂情愿,自己說出來可能都不信。學區(qū)房的根本是對家長的一次決心和實力篩選。初中擇校還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小學看家長,初中看老師,生源再被稀釋,頭部還是會聚集,因為有中考,拼分數(shù),被量化。
哪一年會是初中的轉折點?2030年前后,將會迎來和幼兒園、小學一樣的接階梯式、排浪式收縮。
未來幾年,初高中教育將會是一個巨大的產(chǎn)業(yè),都是肉。
很多問題,最后都歸結到人口,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大城市這兩年在瘋狂的搶人。
最近和很多高校老師交流招生,他們提到,未來教育會朝著越來越均衡的方向發(fā)展,人人都有學上,但學歷的含金量會大幅降低,更多比的是個人的延展性能力和父母的托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