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展現基層一線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創新實踐與豐碩成果,環市街綜合事務中心聯合《在線觀察》欄目推出系列專題報道,聚焦街道各部門及社區在黨建引領下的生動實踐,傳播基層干部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時代新聲。本期邀請了宏達社區黨總支部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鄭建喜和轄區職工區小姐參加,探訪宏達社區以“社區+N”多元共治模式為引擎,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入基層治理、推動社企共建與民生服務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宏達社區作為環市街產業經濟發展重要陣地,1.6平方公里內集聚8個工業園、1420家企業和365家個體商戶,企業員工群體龐大,治理需求多元。宏達社區以“黨建引領+文明實踐”為核心,創新打造“社區+隊伍”“社區+企業”“社區+服務”治理體系,始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文明實踐凝聚人心、激發活力,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文明實踐+社企共治”的融合發展之路,為構建和諧社區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環市街宏達社區:
文明實踐賦動能 社企共建譜新篇
1.宏達社區近年來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秉承“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通過書記項目和文明實踐活動深化社區治理,提升服務質量,不斷創新服務形式,努力打造一個更加宜居、活力、和諧的家園。請鄭書記介紹在這個方面的工作思路和目標方向。
回應:在黨的組織建設和社區治理方面,宏達社區近年來的工作重點和目標方向主要如下:
工作思路方面,我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為核心,以“書記項目”為抓手,推動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一是通過“黨建+服務”“黨建+治理”模式,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紐帶,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社區發展動能。建立黨員責任區、先鋒崗,推動在職黨員“雙報到”機制,確保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引領作用;二是需求導向為根本,通過“書記座談會”“網格走訪”等形式常態化收集居民需求,將文明實踐活動與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相結合;三是以創新機制為突破,打造“智慧黨建”平臺,整合社區物業、商戶、黨員志愿者、社會組織資源,形成“一公里的服務響應圈”。
“紅色議事會”共商社區大小事
我們將重點圍繞兩個目標開展工作,一是加強黨建組織建設,發展社區能人入黨,優化黨員年齡結構,打造“帶不走的紅色工作隊”;二是打造社區品牌,通過社企座談會、黨員議事會等形成“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宏達社區黨總支部書記鄭建喜(左)做客《在線觀察》欄目現場
2.宏達社區作為企業密集型社區,在“益企行動·社企共建共治”書記項目中形成了哪些特色經驗?請具體介紹黨建引領下社區與企業的協同發展模式。
回應:自《江門市貫徹落實〈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工作方案》實施以來,我們緊扣轄區企業密集的特點,以持續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為核心,探索“社區服務企業、企業反哺社區”的雙向治理路徑。宏達社區作為環市街產業經濟發展重要陣地,1.6平方公里內集聚8個工業園、1420家企業和365家個體商戶,企業員工群體龐大,治理需求多元。面對這一實際,我們以“書記項目”為抓手,將基層治理重心落在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上。
環市街領導與宏達社區書記走訪中建四局,了解企業情況
在明確“服務企業、賦能社區”的總體目標下,我們重點構建了四大工作體系:一是建立常態化走訪機制,由社區兩委班子分片包干,通過全覆蓋走訪及時掌握企業運營痛點難點;二是深化“用工直通車”品牌建設,依托各類微信群為企業發布招聘信息,協調解決企業用工缺口;三是培育志愿服務共同體意識,組建一支100人的企業員工志愿服務隊;四是推動惠企服務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通過黨組織統籌資源、搭建平臺,逐步形成了需求共商、項目共推、成果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社區走訪大長江集團
宏達社區黨支部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通過整合轄區企業資源、搭建共建平臺,促進社企深度融合。在實踐中,我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以精準服務回應企業需求,以機制創新激發共建活力,逐步形成“服務企業有溫度,企業反哺有力度”的雙向互動格局。通過黨組織統籌協調、資源聯動共享,實現了社企優勢互補、責任共擔,為社區和諧穩定與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3.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宏達社區如何通過黨建引領創新“社區+N”多元共治模式,推動社企共建與治理效能提升?
回應:宏達社區黨總支部創新構建“社區+N”多元共治體系,通過黨建引領實現社企資源互通、治理協同。其核心創新路徑體現在:
構建“社區+隊伍建設”新范式,激勵企業黨員加入社區志愿服務隊,當先鋒、做表率,錘煉黨性品格,組建一支“社企志愿服務隊”;
組建社企志愿服務隊
打造"“社區+互動互聯”新生態,通過與轄區內黨組織開展共建活動,促進支部聯建共建、黨員互動互聯;
與農世越口腔黨支部結對共建
創新“社區+民生實事”新機制,結合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等定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組織開展便民服務活動
建立“社區+民主協商”新體系,每個季度開展書記座談會,廣泛收集群眾訴求,通過共商共議,推動社區治理和企業發展的民主化、科學化,推進精細化治理與優質民生服務相融合,優化“微服務”,辦好“微實事”,匯聚“微力量”,有效提升社區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
通過書記座談會,傾聽居民心聲
4、宏達社區在促進居民就業方面推出了哪些特色服務,如何通過創新模式實現企業用工與居民求職的精準對接?
回應:宏達社區創新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體系,鏈接多方資源、充分整合轄區就業資源,構建“用工直通車”項目實現“微服務”“微招聘”“微培訓”的“三微”精準聯動,拓寬居民就業渠道。
一是“微服務”搭平臺,依托網格化管理,通過書記茶話會、企業微信群等渠道動態采集并發布招聘信息,建立“企業需求清單”與“居民求職檔案”,實現崗位信息“一鍵直達”;
書記茶話會了解企業需求
二是“微招聘”零距離,組織“用工直通車”進小區活動,以“流動招聘站”形式開展面對面溝通,通過“拉家?!狈绞浇庾x崗位要求;
用工直通車進奧園冠軍城小區
三是“微培訓”強技能,整合轄區職業培訓資源,開設免費技能培訓課程,幫助居民提升就業競爭力。
用工直通車進金地名悅小區
宏達社區通過“三微”服務體系有效破除用人單位與求職者間的信息屏障,搭建起社企雙向聯通的“民生連心橋”。依托網格化服務平臺,動態整合150余家轄區企業資源,累計發布200余個就業崗位;通過“線上微信推送+線下直通車進小區”雙軌并行模式,開展20余次定向招聘信息發布、10場社區面對面招聘活動,成功促成1名就業困難群眾再就業、20名待業人員穩定上崗及80余名靈活就業人員崗位對接,實現“企業用工無憂、居民就業有路”的精準對接效果。
5.宏達社區在深化社企服務方面推出了哪些文明實踐特色項目?如何通過“三送活動”實現企業服務與文明實踐的有機融合?
回應:宏達社區立足企業資源優勢,實施“送健康”“送活動”送溫暖”的“三送”服務,構建“需求導向、資源互通、服務共融”的社企聯動模式,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引領促進企業資源與社區服務深度融合。
一是送健康到企業。整合轄區醫院、診所資源,定期開展健康講座、義診體檢、心理咨詢等服務,為企業員工提供健康管理支持;
整合轄區醫院、診所資源為企業職工開展義診服務
二是送活動進企業。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引領。結合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聯合企業開展端午節包粽子大賽、中秋文化沙龍等“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組織企業員工參與社區運動會、讀書會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項目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職工業余生活,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
社區聯合企業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助力社企共治
三是送溫暖惠企業。聚焦企業職工實際需求,定制精準服務,打造“宏達暑期夏令營”文明實踐品牌項目,通過紅色教育、科技實踐等特色課程解決職工子女托管難題;聯動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法律咨詢等專項幫扶,將政策資源、志愿服務送到企業一線,切實提升職工獲得感與歸屬感,構建“企業有支持、職工有溫暖”的新時代文明共建格局。
“宏達暑期夏令營”解決職工子女托管難題
通過健康關懷、文化共建、需求定制三大服務維度,促進轄區醫療、文化、教育資源與企業深度共享,構建“社區服務企業成長,企業助力社區發展”的良性生態。
6.針對社區企業聚集、人口流動性強的特點,在反詐宣傳、消防安全、安全生產等領域,宏達社區采取了哪些舉措?
回應:一是反詐宣傳立體化。針對老年人、外來務工人員等易受騙群體開展專題講座,通過還原真實案例、模擬詐騙話術提升防范意識。在公寓樓、招聘中心等場所設置宣傳點,以案例展板、手冊發放等形式揭露“刷單返利”“冒充公檢法”“虛假貸款”等常見詐騙手段。同步建立“平安聯盟”微信群,動態推送反詐警示信息,并推廣“邑碼解紛”線上學習平臺,形成“案例教學+即時預警+云端科普”的全場景宣傳網絡;
反詐宣傳進企業
二是消防治理實戰化。聯合企業、物業開展消防疏散演練,通過模擬火災煙霧環境、實操滅火設備強化應急能力。建立常態化排查機制,重點整治出租屋、三小場所的違規用電、消防通道堵塞等隱患,累計完成570余處問題整改;
聯合豪爵工業有限公司、煒豐廣場物業開展消防安全演練
三是安全生產精準化。面向大長江集團等重點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政策宣講,通過制度解讀、設備操作演示強化主體責任,整合反詐、禁毒、防災減災等內容,以視頻展播、互動問答等形式向企業員工普及安全知識。
社區工作人員以視頻展播等形式向企業員工普及安全知識
自2023年成立以來,宏達社區立足轄區企業密集特點,重點推進反詐宣傳、消防安全、企業安全三大行動構建“宣防結合、多元共治”安全治理模式,通過多樣化活動增強轄區居民及企業員工的反詐宣傳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累計開展反詐宣傳活動25場,消防安全演練12場,企業安全政策宣傳活動15場,覆蓋居民和企業員工共3000余人次,有效提升轄區的整體安全水平。
7.“紅色暑期夏令營”品牌活動在解決職工子女托管難題方面形成了哪些創新實踐?
回應:宏達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暖企助民”為宗旨,整合轄區資源,聯合企業及高校團隊,連續兩年推出特色暑期夏令營,切實解決企業員工子女暑期托管難題,助力優化營商環境。2023年首屆“宏達暑期夏令營”以“學黨史·聽黨話·跟黨走”為主題,服務職工子女26名,課程涵蓋黨史教育、傳統武術(蔡李佛)、計算機編程等,并組織參觀華僑博物館和心理科普館,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青少年家國情懷與創新思維。2024年“紅色科技先鋒營”升級啟航,宏達社區黨支部聯合民隆集團及五邑大學宣講團隊,開設為期兩周的科技主題夏令營,以科技賦能成長,助力企業員工子女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
“紅色科技先鋒營”組織參觀江門產研院科技成果展廳
活動精心設計了編程啟蒙課程,讓孩子們在機器人操控和游戲編程中培養邏輯思維;開展無人機全流程實訓,從原理學習到戶外試飛全面提升動手能力;還組織參觀江門產研院科技成果展廳,通過接觸3D打印和新材料等前沿技術激發科學探索興趣,讓青少年在實踐中學有所獲、樂在其中。
“紅科技先鋒營活動”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理念,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
下一步,宏達社區將持續深化“紅色暖企”品牌,以更多元的活動服務企業與居民,助力基層治理與營商環境雙提升。
8.傳統節日活動是促進社區融合的重要紐帶。請介紹“冬至韻,宏達情:餃樂融融湯圓情”主題活動情況。
回應:宏達社區以冬至佳節為契機,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精心組織“冬至韻,宏達情:餃樂融融湯圓情”主題活動。活動組織居民共同制作餃子湯圓,在傳承傳統節日文化中增進鄰里互動;社區書記帶隊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為退役軍人、老黨員、高齡老人及外賣騎手、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者送上暖心湯圓,傳遞黨的關懷和社區溫暖。
活動充分展現了“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務理念,通過“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模式,讓傳統節日煥發新時代文明光彩,營造了溫馨和諧的社區氛圍。
網格員與轄區居民包餃子
社區為高齡老人、環衛工人、外賣騎手送湯圓
9.在探索“社區+企業”的基層治理模式,為轄區企業和居民提供更和諧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方面,宏達社區下一步還有什么新的計劃和舉措?
回應:在新的一年,宏達社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加強“社區+企業”的基層治理模式,旨在為轄區企業和居民提供更和諧的生活與工作環境,打造宜居、活力、和諧的家園:
一是加強社企志愿服務隊。積極聯動轄區內企業,發起成立“社企聯動志愿服務聯盟”,吸納企業員工、社區居民、青年學生等多方力量,組建涵蓋環保、教育、健康、文化等多領域的專項志愿服務隊,形成常態化、專業化的志愿服務網絡。結合社區特點,圍繞“綠色生活”“智慧助老”“兒童成長”等主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如社區清潔日、老年智能手機教學、青少年職業體驗等,通過實際行動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促進企業與社區的深度融合。
二是繼續打造特色暑期夏令營。結合社區和企業的資源,開展科普講座、職業體驗等課程,讓青少年近距離了解不同職業特點,激發職業興趣,同時增強對社區經濟發展的認識,為未來職業規劃埋下種子。結合企業科技優勢,開設編程、機器人、環保科技等興趣班,同時組織戶外自然探索活動,如植物識別、生態保護實踐等,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和環保意識,促進全面發展。
三是加強與企業合作共贏。進一步梳理社區和企業的資源,建立資源共享平臺。例如,社區可以為企業提供場地支持,企業可以為社區提供資金、物資和技術支持。共同開展社區文化建設、環境整治、公益服務等項目,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社區公益事業,開展關愛弱勢群體等活動。同時,社區可以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企業發展。
10.作為轄區企業職工,您認為宏達社區的暖企行動在哪些方面切實解決了企業和員工的實際需求?這些服務對提升員工歸屬感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
回應:作為企業職工,我認為社區舉辦的這些暖企行動,包括義診、法律講座、暑期夏令營等活動,對我們企業職工的幫助是全方位的。首先社區組織的義診活動,讓我們在工作之余能夠方便快捷地接受專業的醫療檢查和健康咨詢,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的健康意識。其次是社區的法律講座為我們提供了學習法律知識的平臺,向我們普及了勞動權益保護等與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幫助我們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最后作為一名家長,我非常喜歡社區提供的暑假夏令營活動,這個活動有效的解決了我們這些雙職工子女暑期無人看管的難題,讓我們能夠更安心地工作,同時為孩子們提供了安全、有趣的學習和活動場所,增強了我們職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節目現場邀請職工代表區小姐分享在社區暖企行動中的體驗和收獲
這些暖企行動為我們營造了和諧、融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在此我非常感謝社區和企業對我們的關心,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大家都能受益。
金地名悅物業向宏達社區贈錦旗,表彰社企共治成果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環市街:通訊員阮金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