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5月1日,在青海“五一”慶祝大會上,應邀講話的廖漢生突發膽結石。廖漢生的膽結石發作過幾次了,疼得非常厲害,但由于忙于公務,一直沒有接受長期的治療。于是當手頭的部隊整編工作完成,廖漢生攜妻子在7月到北京治病。
廖漢生下火車到軍委招待所只住了一晚,就被妻子的五哥——時任中辦廳主任的楊尚昆接到中南海西樓住下。在北京醫院檢查一番后,醫生建議他休養一段時間,進行保守治療。
于是廖漢生又被中辦廳,安排住進北京城外,風景秀美的頤和園夕佳樓。但沒住多久,廖漢生主動要求搬離,住進北京飯店。因為頤和園離城里太遠,看病什么的不是很方便。
8月1日到了,為慶祝建軍25周年,第一屆全軍體育運動大會在北京先農壇體育場隆重舉行。毛主席、周總理、朱德等中央領導出席運動會開幕式。廖漢生剛好撞上,也被邀請參加開幕式。
在運動會的主席臺上,廖漢生見到了闊別兩年的老首長彭德懷。廖漢生與彭德懷對大西北都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因為這是他們親手解放的土地。
大西北解放后,身兼西北軍區司令、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等數項西北要職的彭德懷,就信心滿滿、斗志昂揚地提出:“我們今后總的任務是進行民主改革、發展生產和提高文化,為建設新西北而努力。”
西北大,但貧瘠,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但彭德懷在西北的時候,經常對廖漢生等西北軍政干部說:“南京、上海確實比我們西北好得多,那里再好也是那里的人民長期建設起來的。只要我們西北人民努力奮斗,用我們自己的雙手,同樣能把大西北建設成好西北。”
1950年下半年,正忙著帶領西北人民大干一場,執行西北三年經濟恢復計劃的彭德懷,突然被中央一通緊急密令調走,從此再沒回來。廖漢生等人后來才知道,彭德懷再次臨危受命,率領志愿軍入朝抗美。
彭德懷看到廖漢生后,招呼他到跟前來,詢問西北這兩年的發展情況和西北軍區的整編情況。廖漢生詳細講述了一番。
這時彭德懷突然說:“組織決定調你當西北軍區政治部主任,準備一下。”廖漢生當即推辭道:“不行,我干不了。我這半輩子就沒干過政治部主任的工作。”
廖漢生的拒絕有點出乎彭德懷的預料,他知道廖漢生不是謙虛,而是真覺得自己干不了。政治工作廖漢生沒少做,革命戰爭以來,他歷任團、旅、師、軍分區、縱隊、軍、省軍區政委。廖漢生做的政委,是跟軍事指揮員一起帶兵打仗。
廖漢生認為,政治部主任的工作跟政委的不同,政治部的工作更細致、更具體。他知道自己的缺點:性情急躁。抗戰時期,他就向120師政委關向應,推辭過旅政治部主任的任命,要求去當團政委。關向應同意了。
彭德懷沒有接受廖漢生的推辭,堅持說組織上認為他是最合適的人選。雙方僵持住了,彭德懷見廖漢生的推辭態度很堅決,便語氣緩和下來,問道:“那依你看,這項任命該怎么辦?”
廖漢生仔細想了想,既然彭總說組織上準備讓自己當,那就意味著這項任命只差一個正式任命的通知了,恐怕推辭不掉。其實彭德懷讓廖漢生任大軍區政治部主任,一是為他好,二是信任他。
廖漢生仔細思索了一番,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也算是一個要求。“如果一定要我當這個主任,就把那個7軍的政委冼恒漢調來,就做政治部副主任,給我打下手,不然我真干不了。”
廖漢生對冼恒漢很熟悉,解放戰爭時期,廖是1縱政委、1軍政委時,冼是下面的縱隊、軍的政治部主任。政治部的工作,冼恒漢確實比廖漢生熟悉。也不怪廖漢生想那么多,一個大軍區的政治部,自己一個從未管過政治部的人,就這樣上任管得好嗎?何況西北軍區剛結束一場大換血的整編。
彭德懷同意了廖漢生的意見,調他去軍區政治部的同時,也把冼恒漢調去了。
彭德懷跟廖漢生的關系并不是一直很順的。解放戰爭初期,彭德懷代替賀龍,直接指揮廖漢生等部,跟胡宗南等國民黨軍在陜北周旋。在此期間二人發生過幾次誤會和激烈的爭吵,但事后都沒有記仇,感情反而更好了。
彭德懷不介意廖漢生跟他拍桌子、提意見,他認為這是革命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正常情況,相反若是有人陽奉陰違,這才讓人憤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