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賣的風沒想到竟然也吹到了奢品界,今年618唯品會開的第一槍,讓奢侈品也有了性價比。
以前人們往往愿意省吃簡用、花好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工資,去買一個可能平時根本用不上、不敢用的包包,這背后的消費邏輯,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財富與社會地位,或許也可以說,是為了填補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是在這種消費心理的促發下,奢品的價格一直很高傲,甚至還延伸出一種叫作“配貨”的捆綁消費現象。
比如某品牌一款包公價11萬上下,其配貨比達到了1.5-2.5。也就是說除了買包本身,還需要搭配購買價格最高可達27.5萬的額外用品,最后總共要38.5w才能拿到包包,關鍵這還要等。
這種越貴越受追捧的現象,經濟學家稱呼為“凡勃倫效應”,也是大眾更能理解的“炫耀性消費”,人們愿意為其稀缺性和獨特性買單。
但隨著近年來奢侈品行業遇冷,各大奢牌的市場表現卻并不樂觀。據愛馬仕今年Q1財報披露,亞洲市場罕見滯緩,不含日本增長僅為1.2%,去年同期還有7%;另一巨頭LVMH的財報更是一個“降”字,時尚與皮革狂跌5%,亞洲市場(除日本)暴跌10%。
這一現象背后,是人們消費觀念正在轉變,特別是年輕人對溢價消費越來越不感冒,貝恩咨詢認為,中國已出現了luxury shame的趨勢。
可以說,如何穩固與增長客單群體,如今已成為品牌們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相較于愛馬仕路易威登這樣的依舊高冷,其他像寇馳、巴寶莉、湯麗柏琦已經在積極擁抱消費者。
比如唯品會聯合奢牌在5月14日上午10點開啟的狂秒活動,Coach最低可至市場價1.6折,一款Nolita 19圓筒包當天甚至還不到一千,僅為719元。
再加上平臺搜索“唯品大牌券”或“海南消費券”,還可以搶滿1000元減180元、滿600元減100元、滿300元減50元等消費券,在當晚24點前,可與活動優惠疊加使用,簡直不可思議。
總之,為應對這場行業“寒潮”,品牌們必須考慮做出改變了。品牌調性固然重要,但價值與價格的平衡,才是重新喚醒消費者興趣的關鍵要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