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主場球迷眼睜睜看著步行者捧得晉級獎杯。終場哨響時米切爾低頭走向球員通道,汗水浸透球衣。
常規賽64勝18負的東部第一,季后賽半決賽被4-1淘汰。
系列賽前兩戰步行者客場連贏,G3騎士扳回一局卻再丟G4,大比分3-1時步行者已握賽點。G5開場騎士展現強烈求生意志,首節便轟出31分建立12分優勢。米切爾首節獨得13分,莫布里內線連續強打命中,雙塔組合勢不可擋。
步行者靠哈利伯頓串聯慢慢追分,半場結束仍落后4分,局勢看似倒向騎士。轉折點出現在第三節,步行者突然提升防守強度,騎士進攻陷入停滯。西亞卡姆連續兩記三分命中,哈利伯頓突破拋射得手,步行者打出11-1高潮反超比分。
這一節騎士三分線外5投0中,內線得分也被限制,單節僅得14分。末節米切爾開啟個人模式,連續突破造殺傷,卻難掩隊友進攻低迷。
斯特魯斯全場9投0中得0分,加蘭16投4中僅得11分,關鍵戰再次隱身。
反觀步行者五人得分上雙,哈利伯頓31分8助攻盤活全隊,內姆布哈德18分精準輸出。
數據顯示騎士全場三分35投9中,而步行者三分32投13中,外線差距成勝負手。
更刺眼的是騎士本賽季主場對陣步行者0勝5負,所謂主場優勢蕩然無存。從陣容看騎士雙星配置不弱,但角色球員穩定性太差,斯特魯斯季后賽命中率不足30%。加蘭作為全明星后衛,面對西亞卡姆的錯位防守毫無辦法,攻防兩端被壓制。
這讓人想起2015年老鷹常規賽60勝卻東決被橫掃,強隊翻車劇本再度上演。步行者連續兩年晉級東決,證明團隊籃球的勝利,他們沒有超級球星卻人人能戰。
騎士則要面對殘酷現實,隊史自2018年后再未進東決,且無詹姆斯時期僅兩次突圍。米切爾帶傷拼到37分鐘,25投8中拿下35分,卻因隊友不給力徒勞無功。這樣的結局對爭冠熱門來說太殘酷,管理層休賽期必須解決陣容短板。
是調整角色球員還是改變戰術體系?
騎士的重建之路充滿挑戰。
步行者的逆襲告訴我們,季后賽從不是數據的簡單疊加,韌性和團隊更重要。當米切爾的三分一次次打鐵,當加蘭的突破再次被帽,騎士的問題徹底暴露。接下來他們需要冷靜分析,是繼續信任現有陣容,還是做出大膽改變?
籃球比賽就是這樣,再強的個人能力也需要團隊支撐,單槍匹馬難敵千軍萬馬。
這場失利不該苛責任何球員,但必須有人站出來解決問題,否則下賽季仍難突破。關注后續騎士陣容調整,看他們能否在休賽期找到破局之道。競技體育沒有永遠的強者,唯有不斷進化才能屹立不倒,這就是NBA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