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簽結果剛出,社交媒體直接炸了。中國男籃分在B組,對手是日本、韓國、中國臺北。
這場景太熟悉了,世預賽竟像東亞杯重現。回想2019年世界杯,中國男籃還是亞洲霸主。
如今FIBA分檔公布,中國男籃跌到亞洲第三檔。日本和澳大利亞并列第一檔,韓國位列第四檔。實力對比早變了,日本有NBA級鋒線群。
八村塁、渡邊雄太是核心,還有歸化內線霍金森。2024年世界杯,這組合場均32分8.5籃板。
他們的“五外快攻”很顛覆,場均32次三分出手。韓國男籃也補強,歸化混血內線史蒂文森。他NCAA場均16分9籃板,被稱“亞洲字母哥”。
外線雙槍許勛、李賢重也厲害,亞運會合砍40分。中國臺北靠CBA球員,后場三叉戟經驗豐富。陳盈駿、林庭謙、劉錚,東亞聯賽場均45分。
再看中國男籃,統治力大不如前引人憂。籃協重啟歸化工作,原則是文化認同、血緣優先。
浙江廣廈的巴里·布朗,成了頭號目標人選。
他CBA總決賽場均28分,三分命中率38.7%。
不過歸化有阻礙,布朗因年薪問題暫時拒絕。中國男籃該咋應對?內線防守是關鍵一環。
周琦的協防要激活,楊瀚森護框價值已顯現。
外線壓迫也重要,得限制對手持球發動。郭士強的緊逼戰術,曾讓對手單場失誤18次。轉換進攻不能少,趙睿、胡明軒速度有優勢。
亞預賽對關島那場,靠轉換進攻轟下32分。晉級規則要清楚,第一階段小組前三能晉級。
第二階段重組分組,積分帶入再決勝負。其他小組也有看點,澳大利亞、菲律賓在A組。伊朗、約旦在C組,黎巴嫩、卡塔爾在D組。
B組對手各有特點,中國臺北相對好打些。日本男籃需力拼,韓國隊也不能掉以輕心。歸化球員引討論,到底該如何平衡實力與認同?
有人覺得該加速,有人擔心文化融合問題。我個人認為,歸化是手段,不是唯一出路。提升青訓打基礎,才是長久發展的關鍵。
現在壓力擺在眼前,中國男籃必須全力應對。每一場都是硬仗,考驗教練組的排兵布陣。
也考驗球員心態,能否頂住壓力發揮水平。
球迷們自然關注,期待球隊能突破困境。雖然對手實力強,但中國男籃有拼搏精神。過往比賽證明,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放棄。
這次世預賽之旅,注定充滿挑戰與艱辛。
但只要團結一心,就有創造奇跡的可能。突圍之路雖難,但中國男籃的韌性永遠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