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防務一號”新聞網5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科技巨頭如何為海灣地區打造網絡基礎設施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訪問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此行背后隱藏著新的戰略和技術現實:作為中國“數字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兩年來該地區最富裕的國家與中國企業簽署一系列合同,承諾為21世紀大都市建設提供所需的服務:受當地數據主權法律保護的云區域、全國性5G、人工智能攝像頭系統和將它們連為一體的軟件。華為是其中最知名的品牌。如今,一整套中國企業生態系統隨之到來,阿里巴巴、中國電信、大華、商湯科技、騰訊、中興……中國專業企業將設備和算法整合到(海灣地區)現代城市生活中。
特朗普海灣之行的每一站都見證與中國有關的科技新聞:卡塔爾已宣布與華為合作在多哈媒體城建立“智能園區”;沙特為利雅得云區域和華為推出的投資計劃掃除障礙;阿聯酋一直采用華為、海康威視等中國科技公司的技術。中國科技的兩個亮點在這些國家引發共鳴:首先,中國供應商愿提供量身定制的技術架構,以使敏感數據全都保留在這些國家,這無異于一顆定心丸;其次,與美國對美元投資的要求不同,中國科技企業與中東地區的有關交易融資通暢。
在這些旗艦項目背后,海灣地區與中國的科技公司之間正在形成密集的合作伙伴關系網絡。阿里云與沙特電信在沙特成立云計算合資公司,該公司在利雅得的數據中心為政府部門、金融機構、零售連鎖店等提供服務。騰訊云承諾在沙特投資建設中東數據中心,并為市場提供游戲、流媒體等服務。商湯科技與沙特主權財富基金人工智能部門合作,正在出口計算機視覺工具……如今,一層層的中國硬件和軟件網絡正從海灣地區的海底電纜延伸到機場出入境窗口。
如此迅速的建設和采用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中方避免將技術與政治掛鉤。在多年來面對西方的有關抨擊后,海灣國家認為中方的立場令他們耳目一新。中國外交官在多次峰會強化這一信息:“數字主權”是一項權利,每個國家都有權按自己的方式保護本國網絡安全。這種觀念與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的要務相吻合。因此,海灣地區國家政府在多邊論壇上支持中方立場,并成為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電動汽車和其他戰略出口產品與服務的早期買家。
這一結果與所謂美國和海灣地區密切合作的敘事背道而馳。海灣國家官員說,該地區與美國的戰略伙伴關系能與對華經貿聯系共存。這種平衡能否在美國壓力下持續有待觀察,但海灣國家保持這兩種選擇的政治意愿仍然強烈。
中國的“數字絲綢之路”已從概念發展為遍及海灣地區的現實,迅速將云區域、5G、人工智能攝像頭系統甚至自動駕駛汽車整合為一個由中企編寫代碼的城市生活網絡。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政府樂見這種現實。這些客戶的認可有助于將中國技術標準輸出到海灣以外地區。(作者泰伊·格雷厄姆等,丁玎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