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青老師“孩子們喜愛”系列出新書啦!《孩子們喜愛的中國奇幻》與孩子們見面!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瑰麗畫卷中,奇幻故事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閃爍著古人的智慧與浪漫情懷。毛曉青老師從浩瀚典籍中汲取靈感,創作了23個富有童趣與哲思的故事。這里,有人與自然的奇妙對話,有異彩紛呈的博物志趣,也有蕩氣回腸的人間故事,還有耐人尋味的世相寓言……每個故事都像一把神奇的鑰匙,既能開啟想象的大門,又能傳遞中華文化中真善美的永恒價值。孩子們可以在奇幻的閱讀之旅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智慧。
本次除了常規版本,還推出了專為小學低年級學生打造、全文標注拼音的注音版,采用大字號、寬行距的友好排版,搭配色彩明快的中國風插畫,助力小讀者實現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的跨越,在奇幻冒險中愛上傳統文化。
本文摘編自《孩子們喜愛的中國奇幻》
QIHUAN
穿越畫中游西湖
文 / 毛曉青
小朋友都看過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吧?調皮的哪吒老是闖禍,惹得街坊鄰居們一看見哪吒出街,就趕緊關門閉戶,遠遠避開。師父太乙真人只能帶哪吒到一幅畫中,任他在畫中如何玩鬧,也不會騷擾到鄰居。
古代有位叫彭好古的書生,也像哪吒一樣,穿越到了一幅畫中,在杭州西湖邊的元宵盛會上,盡情玩樂了一番。
突然出現的
白面書生
彭好古已經連續三屆鄉試失利,這一年的除夕夜,他決定搬到家鄉山東附近的深山古寺中,拒絕一切誘惑,發奮苦讀,發誓來年定要鄉試高中。元宵節這晚,彭好古孤身一人待在禪房里,打算伴著一盞昏黃的油燈,通宵苦讀。寺院的鐘聲“鐺鐺鐺”敲了三下,夜深了,四周安靜得只聽得見蟲子在低鳴。
“這個時間,城里的元宵燈會正熱鬧呢,猜燈謎,玩雜耍,耍皮影,可好玩了……可我只能看看畫解解饞了。”想到元宵燈會,彭好古再也無心讀書,舉起油燈走到一幅畫前,細細觀賞起來。這是一幅足有一面墻大小的《西湖元宵圖》。畫面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波光粼粼的西湖水。湖面近處則是一艘小巧的彩船,一位披著黑色斗篷的書生站在船頭,手指向前方。順著他的手指方向望去,遠處有一艘兩層樓高的畫舫,絢麗的燈火從畫舫的門窗漏到了湖面上,雕梁畫棟的船艙里,人影穿梭。
欣賞夠了湖上美景,彭好古將油燈往左邊移了移。西湖的左岸,是熱鬧的元宵燈會,樹上張燈結彩,樹下人群熙熙攘攘。路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貨攤,有賣小吃的,有耍皮影的,最熱鬧的要數猜燈謎,一盞掛得高高的四角方燈上寫著一首燈謎,底下一群戴著方巾的書生仰頭皺眉,費勁地思索著。
燈謎上的字雖然只有螞蟻大小,卻清晰可見,彭好古饒有興致地讀起來:“左邊圓時寫時方,右邊圓時寫時長;一個熱來一個涼,合在一起放光芒。(打一個字)”
“這是哪個字呢?”彭好古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只好繼續觀賞其他。畫面的盡頭是一處街角,人群里三層外三層圍著一個膀大腰圓的雜耍藝人,雜耍藝人噘起的嘴里,噴出了一團烈火……
“想去西湖賞元宵燈會嗎?”彭好古正看得入迷,突然聽見有人說話,驚得他差點將油燈掉在地上。回頭一看,一位和他年紀相仿的書生不知何時站到了邊上。書生臉龐白凈,嘴角有顆黑痣,模樣很是斯文秀氣。
“兄臺莫不是和我一樣來這里苦讀的讀書人?可惜了這元宵之夜的良辰美景,你我只能賞畫解饞了。”彭好古瞟了白面書生一眼,又回過頭來繼續看畫,嘴里喃喃道,“真想去泛舟西湖,賞元宵美景啊。”
“巧了,我就是從西湖過來的,帶你去游西湖啊,現在出發,還趕得上元宵燈會。”白面書生回應道。
“西湖離這邊何止千里,怎么過去?難道鉆到畫里?”彭好古覺得此人凈說大話,沒好氣地反問道。
“想去就去唄,只要你的愿望足夠強烈,再加以努力,你所向往的美好事物就可能出現——可能出現——出現——”
白面書生的聲音越來越縹緲,畫中的元宵彩燈飛旋起來,轉得彭好古暈暈乎乎的,他覺得自己輕飄飄地飛了起來……突然“咚”的一聲,彭好古坐了個屁股蹲,左右看看,發現自己竟跌坐在了一只小彩船上。
船尾,艄公一左一右搖著槳;船頭,白面書生披著一件黑色斗篷,正笑瞇瞇地望著彭好古:“西湖上風大,你冷嗎?”
“我真的在西湖上了?”彭好古驚奇地瞪大眼睛眺望周圍,哪還顧得上冷不冷。湖面上倒映著彩燈光影,船槳在這些光影上劃出一道道波紋,打破了寧靜。湖邊幾個彩裙少女,將一盞盞許愿荷花燈輕輕放到湖里,荷花燈隨著漣漪的輕柔拍打,緩緩旋轉。遠處,宛轉悠揚的笛聲隨著清風輕輕拂過耳邊。
白面書生轉身指著遠處的一艘畫舫,興奮地說道:“笛聲是從那里傳來的,看來畫舫上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元宵雅集,我們也過去湊個熱鬧。”
白面書生說著,拿出一支玉簫吹起來,簫聲和著笛聲,在湖面上交織、融合。小彩船越來越靠近畫舫,都能聽到里面的喧鬧聲了。彭好古起身和白面書生并肩站在船頭,準備等船靠近停穩跳到畫舫上去。可就在這時,風浪大了起來,一波一波地將小船越推越遠。
“快把你的汗巾給我。”白面書生急忙解下自己腰間的汗巾,和彭好古遞過來的汗巾系在一起,一頭綁在船舷上,一頭系上一個銅板往畫舫拋去,并向畫舫上的人高聲喊著:“快接住,把我們拉過去。”
畫舫上的船夫迅捷地撲在船邊撈了一把,可惜沒接住,汗巾一頭掉到了湖里。白面書生本想拉回來再拋,但風浪越來越大,小船被推得更遠了。
神秘失蹤的
雜耍漢子
“算了,我們還是上岸賞玩吧。”白面書生失望地放下汗巾,讓船夫靠了岸。兩人上了岸,隨著街上的人群往前走著。彭好古看見旁邊就有猜燈謎的,急切地扒開人群,上前要過一張紙,“唰唰”寫起來。這一路,他一直在想那個字謎,這一刻看著滿街的燈火,腦子里靈光一現,在紙上寫了個大大的“明”字。攤主將彭好古那個墨跡未干的“明”字,高高地掛在了四角方燈下。
“好!”“太棒了!”四周傳來了一片喝彩聲。“承讓承讓。”彭好古正準備謙虛地頷首致意,轉頭一看,發現根本就沒有人關注自己,原來大家都在為街角的雜耍表演喝彩呢。
“傻愣著干啥,走,去看噴火表演。”白面書生快步過來,拉起彭好古的手,擠進了另一堆人群。彭好古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總算瞧見場子中央,一個膀大腰圓的漢子赤著上身,雙手叉腰,嘴里呼呼地噴出一團團烈火,引來周圍一片叫好聲。
“我這件斗篷穿了好幾天,該洗洗了。”白面書生嘀咕著解下黑斗篷,揉成一團,往場子中央拋去。黑斗篷裹住了那團烈火,剛剛還是赤色的火焰,頓時變成了一團墨色。火焰不甘心,時不時從黑幻斗篷的縫隙中鉆出來,黑斗篷纏得更緊了。片刻后,黑斗篷“砰”一聲散開,被一股黑煙頂上了天,黑煙消散后,斗篷旋轉著緩緩飄落。
白面書生幾個箭步沖上去,接住斗篷,“嘩嘩”抖了兩下,披在了身上。果然,斗篷浴火之后,煥然一新了。
“漢子噴的火焰是假的,不然怎么沒燒了斗篷,反被撲滅了呢?”“騙子騙子!”“還錢還錢!”
人群騷動起來,雜耍漢子一看情況不妙,從道具箱里拿出一根粗麻繩,往空中一拋,繩子直直地懸掛在了場子中央,就像空中有人拉著一般。漢子攀著繩子往上爬,越爬越快,繩子也越升越高,不一會兒,漢子就消失在了夜空中。
“散場了,還傻愣著干啥?”白面書生一聲喊,彭好古才回過神來,又好奇地盯著白面書生身上的斗篷,看了又看。他這副傻樣子把白面書生逗樂了:“哈哈,那漢子噴的火是真的,我的斗篷不怕火也是真的。我這斗篷呀,是用火浣布做的。”
“火浣布?用火洗的布?”彭好古更加好奇了。
“對呀。在遙遠的西北邊境有座火林山,山上生活著渾身赤紅的火光獸,和老鼠一樣大小,尾巴有三四寸長。用火光獸的毛皮編織而成的火浣布,臟了用火一燒,就像水洗了一樣干凈……”“哎呀,帽檐上還有火苗呢。”彭好古一聲驚呼,打斷了白面書生的話。斗篷帽檐處,零星的火星復燃起來,彭好古趕緊伸手去撣,但手剛碰到火苗,便疼得縮了回來。
彭好古睜眼一看,原來自己竟不知不覺在書桌上打起了瞌睡,頭不自覺地一點一點垂下,竟將油燈碰翻了,火苗燒到手指,這才將他驚醒了。
“喔喔喔——”屋外傳來了雞叫聲,晨光從窗戶格子里射進來,漸漸照亮了黑漆漆的禪房。“昨晚足不出戶,便得夢游西湖,也算是度過了一個獨特的元宵佳節。”彭好古心滿意足地伸著懶腰走近《西湖元宵圖》,突然他呆住了。
晨光下,《西湖元宵圖》栩栩如生,畫面最顯眼處,一個墨跡未干的“明”字,正掛在高高的桂花樹上。“這不是我在夢里寫的謎底嗎?”彭好古趕緊找到街角處的雜耍場子,那個膀大腰圓的噴火漢子不見了,只剩下一根粗麻繩,像旗桿一樣地矗立著,頂端一直延伸到夜空。再看西湖上,兩層樓高的畫舫依舊燈火通明,那只小彩船也依舊在那里。
彭好古反復回憶夢境,細細端詳著眼前的畫面。“難道是我記錯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啊”地大叫一聲。只見小彩船的船舷上,系著他的白色汗巾,那個本來背對著站在船頭的書生,此時卻轉過了身,手里拿著一支玉簫。再看他的臉——彭好古幾乎撲到了畫上,沒錯,那張臉白白凈凈的,嘴角有一顆黑痣,此人正是夢里帶自己游西湖鬧元宵的白面書生啊!
毛老師說
雜耍漢子真的會噴火嗎?
雜耍漢子嘴里噴出來的火焰是真的,其秘密就藏在表演者的嘴巴里。表演者事先將易燃的松香粉末含在嘴里,然后通過特定的技巧和道具點燃,就能噴出火來。高明的表演者還能通過控制氣息,使火焰燃出單口火、連火、翻身火、一條龍、蘑菇云等各種形狀來。
《孩子們喜愛的中國奇幻》
作者 毛曉青
編輯推薦
本書精選23個根植于中國典籍的奇幻故事,將《山海經》的奇思、《聊齋》的浪漫與民間傳說的智慧融為一體。孩子們不僅能跟隨精怪仙俠開啟冒險,更能在潛移默化中理解“天人合一”“仁者愛人”等文化內核,讓傳統文化在奇幻敘事中煥發新生。
《孩子們喜愛的中國奇幻》(注音版)
作者 毛曉青
編輯推薦
專為小學低年級學生打造,全文標注拼音,掃除識字障礙,讓孩子輕松讀懂《少年魯班學神技》《小丑魚助力大禹神》等故事,助力小讀者實現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的跨越,在奇幻冒險中愛上傳統文化。
毛曉青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協會導師團導師,著有《孩子們喜愛的民間故事》《孩子們喜愛的民俗故事》《孩子們喜愛的詩詞故事》《孩子們喜愛的國寶故事》《孩子們喜愛的非遺故事》《孩子們喜愛的宋韻故事》《孩子們喜愛的中國神話》系列及《詩畫浙江——詩路伴我行》等,參與編著202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國之脊梁——中國院士的科學人生百年》,撰寫中宣部“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入選書目《錢王射潮》《梁山伯與祝英臺》《蘇東坡與西湖》等。
↓ 點擊名片,關注浙江人民出版社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