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大學的校名題寫,偉人絕對有優勢,很多知名的大學校名都是出自偉人之手,諸如我們最熟悉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安徽大學”等等,但是,“山東大學”卻是一個例外。
為啥是例外呢?因為“山東大學”現在這個正在使用的校名,是取自一封信,而這封信是偉人親筆書寫的,同時,也得到了偉人認可的。
而正是這個校名,卻完美地取代了舒同和華崗所題寫的“山東大學”,眾所周知,舒同的書法,也是自成一體。
山東大學,這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近日因換帥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一變化無疑為山東大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預示著學校將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而在這個時刻,書法愛好者們也對校名的變遷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山東大學”這四個字,作為學校的標識,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目前,我們所熟知的校名是由毛主席親筆題寫,這四個字以其獨特的“毛體”風格,將書法的精氣神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贊嘆不已。
然而,關于“山東大學”校名的題寫,還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最早的“山東大學”校名,其實是出自華崗先生之手。華崗先生的書法,以其端莊大氣、剛柔并濟的特點,為校名賦予了一種莊重而典雅的氣質。
繼華崗先生之后,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舒同先生也曾為“山東大學”題寫過校名。舒同先生的書法,以其雄渾豪放、氣韻生動的風格,為校名增添了一種磅礴的氣勢和獨特的韻味。
讓我們首先沉浸在毛主席親筆題寫的“山東大學”這四個字的藝術魅力之中。這四個字,每一個都充滿了動感與力度,但當它們組合在一起時,卻展現出一種和諧的平衡感。這種平衡,既體現了毛主席書法的深厚功底,也彰顯了其獨特的審美追求。
“山”字在四字之中尤為引人注目,它的第二個筆畫傾斜度之大,幾乎達到了令人驚嘆的地步。這種大膽的傾斜,不僅賦予了字以強烈的動感,更在視覺上形成了一種向上的勢能。而“山”字的最后一筆,以一個帶有切面的點結束,這種處理手法,既清新脫俗,又與眾不同,給人以全新的視覺體驗。
“東”字的最后兩筆,不僅在呼應上達到了和諧,更在結構上顯示出了巧妙的平衡。特別是最后一個筆畫,它書寫在豎筆之上,這種布局既大膽又合理,讓人不得不佩服毛主席在書法上的高超技藝。
“大”字的書寫同樣充滿了力量感。橫筆傾斜而上,展現出一種不可阻擋的勢頭。而撇筆的造型,更是突出了字的力度與結構之美。最后的那一點,雖然看似簡單,卻與“山”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們在形式上的呼應,增強了整體的協調性與美感。
在這幅書法作品中,“學”字以其傳統的草書形態呈現,它不僅自身展現出草書的靈動與流暢,更巧妙地與上方的“山”、“東”、“大”三字形成了一種視覺上的平衡與和諧。這種平衡,正是書法藝術中追求的整體美,體現了字與字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呼應,彰顯了書法的深層要義。
而舒同先生所題寫的“山東大學”,則以其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舒體”風格,給人以深刻印象。他的筆觸圓潤飽滿,將圓筆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致,每一筆都透露出一種從容不迫的大氣與優雅。這種獨特的表現力,使得“舒體”在眾多書法風格中獨樹一幟,令人贊嘆不已。
華崗先生所題寫的“山東大學”,對于許多朋友來說可能較為陌生,但其作品卻以其碑帖融合的精湛技藝,達到了書法藝術的高妙境界。這四個字,不僅在結構上嚴謹方正,更在氣質上展現出一種浩然正氣,這種氣質無疑能夠贏得廣泛的認可與贊賞。
在線條的運用上,華崗先生的書法作品展現出一種獨特的靈動之感。每一個字都顯得格外端莊,仿佛蘊含著一種不可動搖的力量。這種力量,既體現在字的形態上,也體現在筆觸的力度上,使得整個作品呈現出一種正大光明的氣象。
值得一提的是,華崗先生在某些點畫的處理上,巧妙地融入了隸書的筆意,雖然波折起伏不大,卻賦予了作品一種別樣的韻味。尤其是“山”和“學”兩個字,在筆墨的運用上顯得格外濃重,為觀者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令人印象深刻。
通過對比華崗、舒同以及毛主席所題寫的“山東大學”,我們可以發現,每位書法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盡管如此,我個人更加偏愛“毛體”書法,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遠的影響力,成為了我心中的最愛。
書法藝術的精髓,在于它能夠通過筆墨的流轉,展現出書寫者的情感與思想,以及對美的獨特追求。無論是華崗的碑帖融合,舒同的圓潤“舒體”,還是毛主席的“毛體”,它們都是書法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和學習。
雖然舒同,華崗的題寫,都非常精彩,但是,和偉人的“山東大學”相比,還是遜色不少,偉人的這四個字,既有楷書的端莊大氣,又有行書的自然流暢。
同時,偉人的這四個字,還有一種非常嚴謹,嚴肅的感覺,讓人一上眼就喜歡,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呢?記得分享你的看法和見解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