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信推送方式改變,請點擊加關注,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點贊并轉發,以支持我繼續創作,謝謝大家。
米格29戰斗機是米高揚設計局研制生產的雙發中型戰斗機,采用翼身融合設計,是蘇聯的輕型前線戰斗機。米格29戰斗機1971年開始研制,1977年首飛,1983年服役。改進型有20多種,其中有一種米格29K是艦載機,共有超過30多個國家裝備該機,總產量1600多架。
米格29戰斗機長17.37米,翼展11.4米,高4.73米,空重11噸,最大起飛重量20噸。發動機采用2臺克里莫夫RD-33加力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 50 千牛,加力推力 81.4 千牛,最大飛行速度2.3馬赫,最大航程2100公里。采用襟翼吹氣增升技術,起飛滑跑距離僅600米,可在前線簡易機場部署。米格29戰斗機的武器裝備為1門30毫米口徑Gsh-301機炮,備彈350發。擁有7個外掛架,其中每側機翼3個,中軸線1個,最大載彈量5.5噸,早期型號只有3噸。
米格29戰斗機早期型號采用N019甲蟲脈沖多普勒雷達,探測距離80公里,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搭配 OLS-29 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IRST)。米格29SMT戰斗機換裝甲蟲M2雷達,探測距離120公里。米格35戰斗機采用甲蟲 AE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160公里。
米格29K戰斗機作為一款艦載機,機翼外段可向上折疊,翼展從11.36米縮至7.8米,主要搭載于印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采用RD33MK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提升至88.2千牛,采用甲蟲ME雷達,探測距離110公里,可同時跟蹤20個目標并攻擊4個。機內燃油從3.5噸增至5.2噸,航程才增加到2100公里,作戰半徑才達到700公里。不過從印度海軍的使用來看,可以用事故頻發來形容,顯然印度人又當了俄國人的小白鼠。
米格29戰斗機在蘇聯的定位就是前線航空兵的戰斗機,因此研制的時候載油量和航程就不是優先考慮的方向,因此導致該戰斗機的航程短。早期型號的米格29戰斗機,無副油箱航程1500公里,作戰半徑600公里,被稱為機場保衛者。
喜歡你就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