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岸英同志剛出國不久就在朝鮮戰場上犧牲了,是不是和彭老總沒盡到責任有關? 如果您不派毛岸英同志到朝鮮戰場上,我看他是不會犧牲的。 ”
毛主席聽后堅定的說:“不能這樣說, 岸英的犧牲,責任完全在美帝國主義身上。 彭老總是沒有什么責任的,不能去責怪他......。”
1954年,毛主席和一位黨外好友就當年的抗美援朝談了很久,而他和好友說的這些敏感的話,他從未和任何人談論過。
即便有人談及此事,主席的回應也那么地輕描淡寫,似乎這成了主席心中過不去的一道坎。
可人心畢竟是肉長的,兒子作為志愿軍戰士,長眠于朝鮮戰場,想到這,夜深人靜之時,主席望著周圍的一切,只能無奈地點燃一根又一根煙。
那么,從不主動說起岸英犧牲事情的主席,卻和一位周姓人士傾訴過心中的酸楚。
這位好友究竟是誰?他和主席又有怎樣的交情?
多年摯友——笑看青年深情事
毛主席和周總理帶領全國人民走向勝利的故事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佳話,談及周姓朋友,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周總理。
可毛主席深知周總理工作事務之繁忙,他不忍心再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傾訴給周總理。
周姓圈外人士,其實是主席一位患難與共多年的摯友——周士釗。
周士釗
相比起毛主席和周總理二人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勝利、建立新中國的偉大壯舉,雖然周士釗并未譜寫過如此波瀾壯闊的詩篇,但縱觀其一生,對革命事業也作出了不朽之貢獻。
說起二人的交情,那可得追溯到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學校時期了。
1914年,湖南四師并入湖南一師,這一改動為毛主席和周士釗的相識奠定了基礎,二人分到同一班級,又都著迷于詩歌,經常攜手同行,詩歌相和。
四排右二為毛澤東,五排右一為周世釗
毛主席和蔡和森準備創辦新民學會,情況萬分艱難,籌辦過程舉步維艱,周士釗似乎看出主席的心事,二人對視無言,為了支持毛主席的事業,周士釗冒著極大地風險,成為了新民學會的第一批會員,可謂雪中送炭。
毛主席就像是水深火熱之中尋求救國救民道路的階梯,深深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以剛正不阿之氣,卓越膽識和才干,為他人指明了前進的道路。
工人階級慘遭剝削壓迫,既然沒有槍桿子,為何不拿起筆桿子奮起反抗?
于是組織創辦工人夜校,無人可用之際,周士釗又出現在了主席身邊,出任夜校管理員,二人攜手互助,棘手難題迎刃而解,夜校又迎來了曙光……
二人志趣相投,又有抱負和遠見,他們決心前往法國勤工儉學,可出于種種原因,毛主席還是留了下來。
周士釗十分不解,而主席也在回信中耐心地給出解釋:
“其實,求學并沒有什么“必須前往”的地方,出國深造對很多人來講,始終是一個“謎”。從清末算起,中國出洋留學的人足足有數十萬人,但很多人回來仍舊感到迷茫,大有可為者實在太少。所以,我暫時不打算出國,留在國內研究各種學問。當前國內的情形,不能不加以實地調查研究,這層功夫,若是等到出洋回來之后做,恐怕有些困難,倒不如現在做了!”
毛主席的解釋讓周士釗茅塞頓開,他明白,毛主席有自己的想法,并已經做好了準備!
1920年6月,周士釗給毛主席寄去了一封信:
“吾兄平時素抱宏愿,此時有了機會,何不竭其口舌筆墨之勞,以求實現素心之十一?我等相知兄之諸人,皆愿兄離滬返湘,弟也是如此。”
二人相約湖南,各自為了理想開始不斷奮斗。
毛主席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結合這些年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經歷,他終于得出了結論——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挽救中國,于是他改變了做教員的想法,投身革命活動。
而周士釗則留下來繼續從事教育事業,讓那些苦苦追尋生命燈塔的莘莘學子從混沌之中幡然醒悟,找到前進方向,這一干,就是幾十年。
各自奮斗——尋救國救民之道
兩個人踏上了不同的道路,各自的人生就像過了交點的交線一樣,距離不斷增大,可這兩位友人,都尊重了對方的選擇,并未因越來越少的相處時間而產生隔閡。
即便1927年主席一路南下,兩人的交流愈發困難,但周士釗始終沒有放棄嘗試聯系毛主席的念頭,甚至不顧國民黨反動派的威脅,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和主席寫信交流。
1949年,周士釗已經成為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的代理校長,得知湖南解放的消息,周士釗聯合他人一同向毛主席寫去一封信,以示祝賀。
毛主席看后激動萬分,立刻回應道:
“兄過去雖沒有參加革命斗爭,但教書就是有益于人民的。兄為一師校長,深慶得人,可見駿骨未凋,尚有生氣。”
當下中國逐漸太平,這兩位闊別多年的摯友,終于迎來了能夠交流的機會。
在同主席來往的信件中,周士釗表達了自己入黨的想法,可主席考慮問題,總是顧全大局、目光長遠,他沒有直接同意朋友的請求,幾經思量,最終寫了回信:
“當下的形勢來看,我認為你最好不要入黨。一方面,這能讓你的工作更順利一些,另一方面,你留在黨外要比進入黨內的作用大一些,你意下如何?”
周士釗深知主席的良苦用心,在主席的支持下,周士釗加入中國民主同盟,還出任湖南省和的支部委員。
不得不感慨主席的高瞻遠矚,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后,趁著閑暇時光,周士釗開始自學馬克思主義和列寧著作。
很快,內心當中就樹立起了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兩人在往來的信件中也經常交流一些學習心得,并對新中國當下面對的各種問題進行探討。
打開心扉——內心之結得以解
1950年11月25日,血腥慘烈的朝鮮戰場,再次爆發戰斗,窮兇極惡的美帝國主義在發現志愿軍司令部后,立刻派遣轟炸機前往轟炸。
面對美軍的突然襲擊,志愿軍戰士只能奮起反抗,可一個在天上飛,一個在地面逃,若想形成有效反抗,簡直難如登天。
等戰士們反應過來后,爆炸聲已經此起彼伏,可司令部中還有很多重要文件,這該如何是好!
千鈞一發之際,毛岸英沖了出來,回到了最危險的地方,可不成想一枚炮彈從天而降,年僅28歲的安英同志,英勇就義了!
主席將悲痛埋藏心底,將內疚隱于心中,可每當深夜的時候,酸楚總會涌上心頭,主席只能將所有的不舍和思念,寄托于枕巾上的淚水之中。
岸英在奔赴朝鮮戰場之時,剛結婚沒多久,他理解兒子的想法,也明白作為毛澤東的兒子,他必須迎難而上!
可如今岸英離自己遠去,曾經的一幕幕又浮現在腦海當中,自己虧欠岸英的,實在是太多了!
兒時喪母的岸英,和弟弟流浪街頭,風餐露宿,撿過垃圾,挑過扁擔,賣過報紙,擦過桌子,能經歷的一切苦難,岸英都經歷了。
好不容易迎來父子團聚的機會,卻只能接受組織安排,前往蘇聯,直至1946年,才回到了主席的身邊。
算下來,岸英和主席相處的日子,實在少之又少,可主席卻總將深沉的父愛,以一種無聲的方式表達出來,不斷影響著岸英,不斷引導著岸英。
主席明白,身邊友人大多身兼重任,自己一定不能在這個時間節點倒下,他只能收起眼中的淚水,安慰著身邊的人。
他自己承受了太多,思來想去,或許只有周士釗,才能成為自己傾訴的對象吧!
1954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后,二人又迎來見面,周士釗感嘆道:
“抗美援朝實在是一項壯舉,仿佛就發生在昨天,您當初作出抗美援朝的決定,雖然很多人不解,但如今看來,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決定!”
主席聽后回應道:
“我們不能速戰速決,因為作戰裝備趕不上美軍,只能進行持久戰。我們能獲得最終的勝利,靠的還是戰士們打不倒的精神和中朝人民的支持。誠然,抗美援朝戰爭讓我們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這一戰的勝利,讓我們的國際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現在看來,這一切是值得的!”
周士釗聽到“代價”二字,心中一顫,一陣悲傷頓時涌上心頭,他哽咽地說道:
“岸英也去了朝鮮,也犧牲在了朝鮮戰場上……”
一聽到岸英的名字,主席眼角不免泛起淚花:
“不能這樣說,岸英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是為了保護祖國的安全,為世界和平事業作出的犧牲。確實,在我得知岸英犧牲的消息時,內心無比悲痛,可又為岸英感到驕傲,他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我很喜歡他……”
而說起彭老總,主席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當時在為岸英同志的犧牲感到悲痛時,也有一部人將責任歸咎到了彭老總身上,這件事也傳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于是在和周士釗談話期間,主席也對這件事進行了說明。
“抗美援朝這個計劃,當時就是我組織的,只有我的兒子到了戰場,才能帶動更多人去保家衛國!若我的兒子只做做表面工作,光在后方享清福,那我壓根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人!”
主席緩了緩,隨后接著說道:
“至于彭德懷同志,我從來沒有責怪過他。岸英的犧牲,要怪只能怪美帝國主義,若不是他們發動戰爭,我們也不會有犧牲!”
主席的一番傾訴,讓自己積壓在心中的悲痛終于得到釋放,主席緊皺許久的眉頭,終于舒展了!和周士釗傾訴的日子里,主席的狀態也明顯有了改善。
1955年6月,主席前往湖南視察工作,當看到時任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的周士釗后,這對老友相視一笑,毛主席開口說道:
“好些日子沒有到過湘江了,惇元兄可陪我一游。”
漲水的湘江看起來似乎有些危險,即便周士釗也勸說主席注意安全,但毛主席卻笑著說道:
“怎么惇元兄也說起了這樣的外行話!莊子還說過‘水之積也不厚,其負大也無力’,水越深,浮力越大,不更適合游泳嘛!”
說罷,主席來到江邊,縱身一躍,中流擊水,如鷹擊長空,即便岸上的周士釗也不禁感慨主席雄風不減當年!
二人游完泳還去了趟岳麓山,看到健步如飛的主席,離別之后,周士釗頓時詩興大起,揮筆寫下——《七律·從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宮》:
滾滾江聲走白沙,飄飄旗影卷紅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來看長沙百萬家。
故國幾年空兕虎,東風遍地綠桑麻。
南巡喜見升平樂,何用書生頌物華。
主席看到這封信,靈感頓生,揮筆又和了一首寄給了周士釗:
春江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
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
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
莫嘆韶華容易逝,卅年仍至赫曦臺。
參考文獻
百年潮:《毛澤東和周世釗談抗美援朝戰爭》
黨史文苑:《長島人歌動地詩——毛澤東與周世釗》
書屋:《毛澤東和周世釗談抗美援朝戰爭》
黨史縱覽:《偉人身邊人細訴偉人身邊事(六)——周世釗與老同學毛澤東的書信之交(上、下)》
黨的文獻:《“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毛澤東和周世釗談抗美援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