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李曉曄、馬小隱、千黛、王璞)
昨日,著名詩人畫家千黛受邀,做客由北大縱橫創辦的“作者面對面”公益大講堂,進行了《腹有詩書“自”氣華——獲得藝術個性的方法略談》的講座。
千黛認同海德格爾“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觀點,認為在人知識、覺悟、性靈的三階生命進程中,詩歌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才是生命生活的最高最美好的目的。而藝術的最高表達,其中一個標志便是個性。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最基本的知識積淀階段,腹有詩書“自”氣華,才是藝術和美所要到達的地方。藝術創作者也要像學者陳寅恪先生所言那樣:古人講過的我不講,別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講過的我也不講。不論是詩人,還是畫家、音樂家、舞蹈家……的藝術,都要不斷創新,抒發性靈。
如何去達成藝術生命,千黛認為,首先要閱讀:閱讀書籍、閱讀社會生活、閱讀大自然……每一個創作者都必須是一位能讓自己帶著多維度觸角去沉浸閱讀、深厚感悟、遷想妙得的讀者,厚積薄發,精妙乃現。千黛分享了自己極為個性鮮明、觀點獨到的文學創作,聽眾紛紛表示耳目一新。
同為北大中文系畢業、同為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同為追從深厚、典雅、性靈文學表達的千黛的師兄李曉曄先生,對千黛多年堅定的書寫,以及輕靈又滿含力量的詩歌,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與認同。同為北大中文系畢業的詩人馬小隱女士、《作者面對面》創辦者王璞會長均朗誦了千黛的作品。
優雅的初夏,開始了。
作者像
千黛詩詞欣賞:
草莓(二):選中
千黛
我是一顆生長中的草莓
不知道
哪件事
哪個人
被選中
變成一枚金色的頓號
鑲嵌進我的生命
成為一個深刻的驚喜
千黛女士簡介:
詩人、畫家。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詩歌學會理事。
其小說《傾城之蝶》、詩集《問鷓鴣》、《天地大美—王廣才畫作精品集》、《“不似”的浪漫—張茂材畫傳》已先后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山東省及廣州市圖書館并北大、清華、人大、復旦、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內蒙古大學、山東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南京財經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江蘇科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等圖書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