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一結束,沙特轉頭就去跟美國簽下1420億美元的軍購協議。是我們的武器不行嗎?恰恰相反,不是因為中國武器不行。
新華社華盛頓5月13日消息:美國白宮與沙特阿拉伯于當天簽署簽署了價值近1420億美元的軍購協議。
沙特這突如其來的“大手筆”對于陷入“經濟危機”的美國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可以幫助美國有效緩解燃眉之急。
只是,沙特的舉動似乎處處都透露著“怪異”,也因此,引發了國際社會上層出不窮的議論與“質疑”。
沙特這是想要干什么?
5月10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出面“調停”,親自與巴基斯坦方面進行“協商”,希望就此終結這次轟轟烈烈的印巴沖突。
美國出面后,戰爭熄火,印度“丟臉”的同時,也讓法國引以為傲的“陣風”戰斗機損失慘重,還沒加入戰斗,就被“一鍋端”。
“陣風”戰斗機實力“一般”,達索航空股價暴跌,成為了繼最大的“失敗者”印度之后的又一“受害者”。
與此同時,中國的殲-10戰斗機讓世人眼前一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迎來的將是訂單爆滿,然而,沙特阿拉伯,這個號稱“世界最富國家”的它卻做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決定。
其實,美國與沙特之間是賣家與老主顧的關系,二者之間的合作幾乎涉及到各行各業,與美國簽訂協議,本是無可厚非。
但選在這樣一個“時機”,才是讓眾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中國的戰斗機如此厲害,沙特與中國一直有著和諧穩定的合作往來,為何沙特卻“舍中求美”呢?
或許,這也是源于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過于復雜……
沙特阿拉伯與伊朗,都是中東地區“大哥大”一般的存在,可偏偏二者不對付,動不動就有些小摩擦,誰才是中東地區的霸主?
20世紀70年代,伊朗與美國的關系發生重大轉折,伊朗內部民眾食不果腹,巴勒維王朝卻奢靡成風,巨大的落差引發了伊朗內部矛盾,巴勒維王朝武力鎮壓,結果釀成慘案。
本來一直支持巴勒維王朝的美國卻罕見保持中立,這對于巴勒維王朝而言無疑是一次“背叛”,雙方關系急轉直下,霍梅尼上任后,更是將美國視為頭號對手。
美國與伊朗矛盾逐漸加深,一直延續至今,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美國與伊朗不對付,沙特又與伊朗暗中較勁兒,因此美國與沙特之間達成密切合作,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美國的插手下,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逐漸下滑,沙特也抓住時機,決定震懾對手,而這就需要先進的武器裝備。
沙特軍隊里面使用的F-15戰機、M1A2坦克……這些核心裝備都來自于美國,其中,沙特軍隊的后勤、訓練體系也與美國高度綁定。
不是沙特不愿意購買中國的武器設備,也不是中國的武器設備不先進,而是一旦沙特購買中國的武器設備,軍隊內部就需要經歷“大換血”。
沙特有錢,出出血倒不是什么大事兒,但是這套流程下來,十分麻煩,同時,也需要明白一點:
沙特與美國簽訂的1420億美元的協議中,并不都是購買美國先進的武器裝備,還包括能源、基礎設施建設、AI等一系列領域的合作。
這1420億美元的協議恰恰是沙特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的一部分,沙特需要借助美國的力量,捍衛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地位,同時也對伊朗達到震懾的目的。
說直白一點,沙特此舉無疑是在用“石油美元”換取后續的安全保障,近年來,沙特也一直在購買先進的武器設備,合作對象也不只是以美國為首的一眾西方國家,中國也是沙特的大主顧。
早在1987年的時候,沙特就與中國進行了第一次大手筆的合作,購買中國東風3彈道導彈,后續,見識到中國東風3彈道導彈的真正實力后,沙特與中國的合作也愈發密切。
由此可見,沙特對中國研發的武器設備是十分信賴且滿意的,至于此次與美國的合作,或許也是出于多方面、綜合因素的考量之下做出的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