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馬尼拉尚未迎來雨季,權力的氣壓卻驟然轉向。一場本被看作“定于一尊”的中期選舉,最終演變為三方角力、舊怨重燃的政治大戲。
選票尚未完全清點,勝負卻已浮出水面——總統小馬科斯遭遇慘敗,杜特爾特家族未能掌控全局,而一度被時代拋棄的阿基諾家族,竟悄然殺出重圍,成為意外的“平衡者”。
馬科斯敗局:皇室幻象破滅于選票
原本信誓旦旦要“九席起步”的小馬科斯,在這場選舉中僅拿下6席,其中還有水分。排在第十位的卡米耶·維拉爾,雖歸屬馬科斯陣營,卻得到了杜特爾特的公開背書,而他的親姐姐、現任參議員伊梅·馬科斯,則早已公開倒戈,站入杜特爾特一邊。
再看實時得票數據,前五名中只有一人來自馬科斯陣營,而排在榜首的,是杜特爾特家族親信、前總統幕僚邦·戈,其得票率領先第二名整整8個百分點。這一差距,不止是個人實力的懸殊,更是民意對現任總統的投票不信任。
過去兩年,小馬科斯仰仗父名執政,卻無實績可言。通脹高企、貧富加劇、外交失衡,連最忠實的支持者也開始懷疑,這位自詡“新黃金年代”的領導人,是否不過是復制了家族舊夢,卻忘了時代已改。
杜特爾特困局:鐵腕遺產難敵制度絞殺
按理說,小馬科斯大敗,本應成就莎拉的勝局。然而現實比劇情更復雜。
杜特爾特家族此次雖在參議院選戰中拿下4席,算上卡米耶·維拉爾勉強成團,但仍遠未構成阻擋彈劾所需的“防線”。莎拉目前在參議院只有5個穩定支持者,而彈劾門檻是9票。
彈劾案一旦投票,莎拉將處于懸崖邊緣。但這局棋,并非毫無翻盤之可能。
其一,舊席未換的12名參議員中,有不少保持中立,尚未明確表態。他們未必愿與民意對立。畢竟,在最新民調中,莎拉仍高居全國政治人物信任度榜首。而杜特爾特家族此次在地方選舉中的表現,更是再次印證——“鐵血”在菲律賓,依然有廣泛市場。
其二,達沃的象征意義,不容小覷。老杜在海牙被羈押期間,竟高票當選達沃市市長,雖無法履職,卻足以掀起政治風暴。他的兒子成功當選副市長,可依法代行市政。這不僅鞏固了家族根據地,也在全球人權組織眼皮底下,對所謂“國際正義”拋出一記冷笑。
幽靈歸來:阿基諾家族破局而起
真正令局勢復雜化的,是一支被外界忽略的舊勢力的回歸。
第二高票者并非馬科斯陣營大將,也非杜特爾特親信,而是巴姆·阿基諾——那位曾被諷為“歷史邊角料”的自由派政客。
他的得票,不只是對現政府的否定,更是一種懷舊式的回響。一個向著“自由民主”敘事靠攏的名字,突然在現實政治中逆襲,顯示出菲律賓民眾對現行“門閥政治”的厭倦。尤其當馬科斯家族與杜特爾特家族陷入長期對峙,選民開始渴望第三條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阿基諾家族并非“清水出芙蓉”。他們與馬科斯家族積怨深重,舊賬早已寫進菲律賓的歷史課本。1972年馬科斯父親實施軍事統治后,阿基諾二世遭暗殺,直接引發民變。后來的總統阿基諾三世,更在任內挑起南海仲裁案,公開迎合美方,幾乎將整個東南亞海域引向對抗深淵。
如今,巴姆·阿基諾與潘吉利南雙雙入局,不僅重塑了參議院格局,也讓馬科斯政府本就搖晃的權力根基,再遭一擊。曾經被視為“歷史符號”的阿基諾,如今成為“現實變量”。
決戰參議院:不是彈劾莎拉,而是掀掉牌桌
12席改選,6:4:2,表面看是議席分配,更深處卻是菲律賓三大政治勢力的再平衡。
對杜特爾特而言,這是一場“未竟的反擊”;對馬科斯而言,這是一次“赤裸的否定”;而對阿基諾而言,這是一次“幽靈的回魂”。
參議院不再是馬科斯的保險柜,也未必是杜特爾特的盾牌。它成了刀鋒舞動的中央舞臺,象征著菲律賓政治再一次脫軌而動。莎拉的命運,只是這場博弈中的表面劇情,而真正的主題,是誰能在這片由家族、利益與歷史構建的沼澤中,走得更遠。
南海不會因馬尼拉風向而動搖
對外界而言,阿基諾勢力崛起也許是一種“壞消息”。這個政治家族一向以親美著稱,當初南海仲裁案背后正是他們操盤。如今卷土重來,難免引起區域緊張。
但必須指出,南海的秩序,從不依賴馬尼拉的政客言辭。菲律賓只是棋局一角,棋盤早已拉到更大的尺度。無論是政壇“翻紅”,還是選民“變臉”,都動搖不了實力主導的格局。
有解放軍在,南海不會亂。誰當總統不重要,重要的是——棋子不會改變棋局的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