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2年8月,陜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南雷村人大代表聯絡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這座小小的聯絡站,不僅是7名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的“主陣地”,更是南雷、圪堵、趙家塬三個行政村及王益經開區群眾與人大代表之間的“連心橋”。自成立以來,聯絡站始終堅持致力于打造代表學習提升的“充電室”、服務選民的“連心室”、依法盡責的“履職室”,組織人大代表貼近基層、服務群眾,真正實現了代表進站履職常態化。
2023年2月,南雷村人大代表聯絡站組織代表入戶走訪,聽取群眾對村上基礎設施建設的想法與意見。“村莊雨水改造后,環境確實整潔了不少,但是出村排水渠沒有修建,流水侵蝕路面,隱患比較多……”村民赫鋒向聯絡站反映。了解到村民關于希望盡快實施排水渠改造的建議后,南雷村代表聯絡站、村“兩委”就排水渠如何建、散水排往哪里、如何收集處置、如何協調好各方意見,先后多次與群眾代表座談協商。經過協商,最終制定了排水渠修建方案。
“王益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川口的轉盤,是進入王益區主城區主要道路之一,以前車流量大容易擁堵,安全隱患很大。南看不到北、北看不到西,出行特別不方便。”村民付永剛回憶起之前的交通狀況,仍然心有余悸。他將這一問題反映給了南雷村人大代表聯絡站,聯絡站將此事上報王益區人大常委會,建議將川口轉盤提升改造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得到王益區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隨后,川口轉盤改造作為交通疏堵保暢項目列入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項目。在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代表們對該項目進行了審議,票決確定實施。同年6月,投資297.5萬元的王益區川口轉盤交通疏堵保暢項目完工。項目建成后不但有效緩解了擁堵現象,提高了道路服務水平及通行能力,減少了安全事故發生,更方便了川柳線過境車輛通行,老城區與經開區、印臺區通行更加暢通。
自聯絡站建立以來,累計接待群眾169人次,解決矛盾糾紛50余件。特別是在西延高鐵項目、縱二路施工過程中,聯絡站及時化解了村民與施工方之間的糾紛,確保了項目順利推進。此外,聯絡站還組織代表征集了關于道路交通安全、特色產業發展、村巷道硬化、燃氣自來水入村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及時反映群眾訴求,推動問題解決落實。截至目前修復破損道路2公里、管網1500米,新增綠化面積200平方米,改造戶廁100座,建設生態澇池2個,為美麗鄉村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雷村人大代表聯絡站以代表履職站為平臺,以選民接待日為載體,通過代表學習培訓、調研等多種形式,不斷豐富履職內容,提升履職實效。每季度一次的學習培訓,增強了代表的履職意識,提升了綜合素質和履職水平;每月25日的“接待日”,駐站代表輪流坐班,接待走訪群眾,收集社情民意,協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1公里”。
“南雷村人大代表聯絡站不僅關注民生小事,更積極助力鄉村振興。在聯絡站的推動下,南雷村鄉村振興創業孵化基地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未來將成為村民創業致富的重要平臺。與此同時,圪堵村打造的以農耕文化體驗、農家特色菜系及娛樂為一體的綜合餐飲項目,也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聯絡站不僅是代表履職的平臺,更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器。”市人大代表、南雷村書記鄂勇勇介紹。
“作為人大代表,我們的職責就是傾聽群眾心聲,反映群眾訴求,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市人大代表冉廣林在談到履職感受時表示,聯絡站為代表們提供了一個貼近基層、服務群眾的平臺,讓代表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
區人大代表韓海軍則表示,聯絡站的建成讓代表履職更加規范化、常態化。“每月25日的接待日是我們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的重要時刻。通過接待群眾,我們不僅了解了他們的實際困難,也增強了履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們將繼續發揮聯絡站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更多民生實事落地見效,為南雷村及周邊地區的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鄂勇勇信心滿滿地表示。
在南雷村人大代表聯絡站的推動下,一幅美麗鄉村的幸福畫卷正在徐徐展開。聯絡站的駐站代表們,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切實讓“小小”聯絡站成為群眾心中名副其實的“連心橋”。(來源:銅川日報 記者 郭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