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看似尋常的動作,竟能至一名4個月大的嬰兒腦部出血?
2025年5月5日,中國香港南區發生的一起醫療事件引發社會關注:一名4個月大的男嬰因突發抽搐、意識模糊被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顱內出血,院方初步判斷為“搖晃嬰兒綜合征”。經警方調查,涉事親屬在照顧過程中反復采用“顛簸式搖晃”哄睡,動作幅度遠超安全范圍,最終導致嬰兒腦部受損。
圖源:新浪微博截圖
中國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兒科專科醫生韓錦倫表示,搖晃嬰兒綜合征會給患兒留下后遺癥,包括頭痛、頭暈、失憶及影響智力等,嚴重的可造成終身殘疾。
為何搖晃嬰兒會造成如此可怕的“隱形傷害”?才4個月大的寶寶,因成人的錯誤舉動,承受了巨大痛苦,甚至將來的人生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因此,為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對于每一位可能成為嬰兒照護者的人來說,了解搖晃嬰兒綜合征、嬰兒發育期的脆弱性以及正確的照護方式十分必要。
01
為何看似平常的動作暗藏“殺機”?
這樣的事情并不是鮮見的個例。據美國國家搖晃嬰兒綜合征中心(NCSBS)報道,每年大約有1300例搖晃嬰兒綜合征病例,超過80%的幸存者患有終生殘疾。而2021年一項針對568名中國父母的調查顯示,45%的家長承認曾搖晃嬰兒,但僅17.1%意識到其嚴重危害。
嬰兒搖晃綜合征主要發生在1歲以內,尤其是2-4個月的寶寶。出現搖晃嬰兒綜合征的嬰兒,其大腦可能會因搖晃而于顱骨內劇烈移動,從而引發腦部壓力、顱內出血、視網膜出血及腦損傷,可引致長期殘疾或甚至死亡。
圖源:Live Science網站
有網友表示質疑:我只是抱著寶寶顛了兩下,會這么嚴重嗎?答案是:真的有可能!原因是嬰兒的頭部占身體重量的比例相比于成人更大,而他們的頸部肌肉尚未發達,不能夠很好地支持保護頭部,而且嬰兒的大腦處于發育期當中,十分脆弱。因此,如果遭到大人用力搖晃或不當顛簸,寶寶的大腦就會像“豆腐在盒子里碰撞”般反復撞擊顱骨內壁,對寶寶造成傷害。所以這真的不是嚇唬人的。
02
正確抱姿和“5S安撫法”
那在照護嬰兒或安撫嬰兒時,哪些做法才是安全、正確的呢?新手奶爸奶媽可以遵循“頸部支撐是核心”的基礎照護原則。0-6個月的嬰兒頸部肌肉尚未發育完全,抱姿應始終用手掌托住頭部和頸部。正確的姿勢是:一只手托住寶寶頭頸部,另一只手托住臀部和腰部,確保頭部與身體保持直線。
此外,面對嬰兒哭鬧不止的情況,美國的兒科醫生哈維·卡普博士提出過“5S安撫法”,這套方法通過模擬子宮環境激活嬰兒的“鎮靜反射”,能夠幫助0-4個月的寶寶快速平靜下來。哈林頓博士在 “國王女兒兒童醫院” 對230名2~4個月大的嬰兒進行臨床研究后,證實這套方法對足月兒確實有效。
Harvey Karp(圖源:百度百科)
1.包裹法(Swaddling)
用一塊柔軟的布料,將寶寶包裹起來,使其感受“完全的擁抱”,獲得安全感。注意,一定要將包裹緊貼孩子身體,讓手臂呈垂直狀放在身體兩側,裹緊胳膊的同時,要給腿部留有足夠的空間。 包裹的時候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 松緊度以能插入2根手指為宜, 避免包裹過緊導致髖關節發育不良。
2.側臥位/俯臥位(Side/Stomach Position)
把寶寶的臉朝外抱住,使其呈側臥狀, 這樣寶寶可以回到在母體中時最熟悉的姿勢。注意確保口鼻不被遮擋,等寶寶安靜下來后,把他 放到床上入睡時,一定要仰臥, 預防發生嬰兒猝死綜合征。
3.噓聲法(Shushing)
原理是胎兒在子宮里面是持續24小時聽到來自媽媽體內的各種機械的雜音,噓噓聲或白噪音可以模擬子宮的環境。具體可以這樣操作:貼近寶寶耳邊(5-10厘米)發出“噓噓”聲,音量需蓋過哭聲。也可使用白噪音機、吹風機、吸塵器等模擬子宮內80-90分貝的低頻噪音。
4.搖晃法(Swinging)
這里所說的搖晃,并非劇烈、顛簸的大力搖晃寶寶(前文提到大力搖晃寶寶會對寶寶造成傷害),而是輕微的、幅度很小的搖晃 。 如果擔心自己無法掌握力度和速度,不妨 試試“蘿卜蹲”的動作 ,上下蹲的幅度也不宜過大。
5.吸吮法(Sucking)
吸吮乳房、手指或安慰奶嘴。吸吮是嬰兒的一種非常復雜的自我鎮靜工具。用安慰奶嘴時需注意保持其清潔、避免化學殘留。
03
給新手父母的寄語
新手父母們吶,你們懷里的小寶貝就像剛出土的嫩芽,風一吹都怕晃著——他們的小脖子撐不起大腦袋,小身子經不起亂搖晃。但是也別慌,科學帶娃不是“考試”,而是學著用巧勁兒把愛藏進細節里:托穩小腦袋時掌心的溫度,包裹襁褓時留的那點蹬腿空間,“噓噓”聲里藏著的子宮回憶……這些都是對 “守護”二字最溫柔的注解。
文章轉自:醫學論壇網
請把這篇文章轉發提醒所有人
我是巍子,急診科醫生,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健康知識!這個公眾號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
遠離悲劇,健康平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