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城市東北亞消息:遼寧省首屆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活動周日前在沈陽師范大學舉辦,大連盲聾學校選送的《推拿專業關節活動度檢測的AI應用》案例,作為全省特殊教育領域唯一成果案例,成功入選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并在現場呈現。
近年來,大連盲聾學校深耕人工智能與特殊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專門成立AI教學研究小組,針對特殊學生身心特點與專業教學需求,以AI技術應用為突破口探索教育變革路徑。此次入選的案例由該校孫德仕老師團隊研發,聚焦視障學生。過去在傳統教學中,學生需依靠觸覺定位關節中心點完成關節活動度檢測,操作誤差率超50%,且毫米級刻度讀取困難導致數據偏差大,教學反饋滯后使技能提升周期延長6-8周。
AI檢測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從觸覺依賴到智能感知的跨越:與傳統量角器檢測相比,誤差率降低超20倍,操作效率提升50倍以上;系統通過實時數據采集、可視化分析和長期追蹤管理,構建起動態康復評估體系;更從根本上重構教學范式,在教、學、評、研、育全鏈條推動傳統教育模式的結構性革新。該案例的核心價值在于以技術賦能教育公平,讓特殊學生獲得“因障制宜”的個性化發展機會,為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特殊教育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
通 訊 員:
李 揚
責任編輯:
劉彥菲
圖文編輯:
姜 雪
內容編審:
曾靈瑤
發展顧問:
遲樂杰
美學總監:
劉洺汐
總 監 制:
劉峻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