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喜報!!
近日
教育部公布全國第八屆
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評選結果
南通市虹橋小學的作品
《紋印部落——一所新村小學
從紋樣到文明的學生美育實踐行動》
斬獲中小學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成果
一等獎
這也是江蘇省參與此次藝術展演
實踐工坊類唯一的一等獎
虹橋小學校創辦于1984年,是南通市第一所新村配套小學。目前有23個班級,1151名學生,新市民子女占比50%以上。
如何辦強“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讓更多的孩子們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學校以美育為突破口,以“一校一品”特色項目為抓手,著力構建“大美校園文化”。
學校將“美育”理念融進各個學科,開發了“開端課程、融合課程、創生課程”三大板塊的“立美”特色課程,實現課程開發與課堂教學探索的有機結合。
關于項目《紋印部落》
踏入虹橋小學的校門,就會浸潤在美的世界中。校園各個角落見縫插針地嵌入了“藝格·美術館”、“紋藏”博物館,還有版印車間坊、漏刻藍印坊、數字AI坊等十個工作坊。
每個孩子都可以走入其中,以青銅紋樣、動植物紋樣、藍印花布紋樣等為靈感,采用傳統的版畫、拓印、剪紙、皮影技藝或現代3D打印、數字AI技術,對紋樣進行解構與再造,破譯中華傳統文化基因密碼,搭建起連接古今的美育橋梁。這些構成了榮獲全國中小學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成果一等獎的項目《紋印部落》。
虹橋小學學生 張藝涵:我最喜歡的就是青銅紋樣,這是一種古老的紋樣。現在,我們可以去模仿、去創新、去設計,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虹橋小學美術教研組長 孫智明:紋樣的“紋”與文化的“文”同音,“印”是痕跡的意思,其實這個項目就是學校通過美育,對中國文化進行研究并傳承的過程。
紋印部落的前身是10多年前的校園版畫社團。當年虹橋小學美術教師團隊從最基礎的版畫教學入手,用廉價的吹塑板開啟了一段美育創新之旅。
從2023年起,學校4名美術教師在原有的板材形式和傳統的印刻方法基礎上,研發“紋印博物讀中國”“八禮四儀紋印詩繪”等校本課程,對美育課程進行了創新與發展。
虹橋小學學生 袁詩涵:我喜歡我們南通的非遺藍印花布。 在這個藍印花布中, 我看到了漏版的技巧,也嘗試 進行創作,我覺得這也 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來源:城市日歷
記者:繆夢桔、朱銀豐
編輯:許佳
責編:李可芹
審核:曹晨
本信息圖文及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