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2025年之后,國內經濟總體表現良好。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與此同時,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1%。物價呈現出“穩中有降”的格局。
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消費需求持續萎縮,房地產業持續低迷。看來實體經濟要想恢復到疫情之前,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不出意外,6月以后,國內迎來4個變化。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變化一,房地產業將出臺更多刺激政策
從2024年開始,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我國出臺了各類救市政策。比如,多數城市都放開限購政策,銀行下調房貸利率及首付比例等。而在進入到6月份以后,預計房地產業將會有更多的救市政策。
比如,一線城市會放開核心區域的限購,房貸利率將會跌至3%以下,稅務部門將繼續下調購房者的契稅和增值稅等,以降低大家的購房成本。面對各項救市政策利好出臺,剛需買房家庭有福了!
變化二,普通人消費越來越理性了
過去很多人在消費時,并不太重視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而現在很多人在收入減少之后,消費越來越理性了。比如,專門挑性價比較高的飯店吃飯。在外面旅游時,住的是價格便宜的小旅館。需要購物時也不去超市了,而是在網上購買價格較低的便宜貨。總之,現在老百姓在消費方面是能省則省,理性購物的人越來越多了。
變化三,政策補貼,鼓勵消費
為了刺激內需,現在各級政府紛紛出臺補貼優惠政策,鼓勵大家消費。比如,今年“五一”期間,在家電數碼領域就有補貼新政。冰箱、洗衣機的補貼提高到20%,新增的手機和平板電腦最高能補500元。
此外,還有在汽車領域,購買新能源汽車,能補2萬元,買燃油車能補1.5萬。總之,未來各種補貼政策還將繼續出臺,而在補貼的利好政策之下,需要購買家電數碼、汽車的家庭,又可以省下不少錢。
變化四,人工智能逐步替代流水線工人
現如今,在長三角,珠三角的很多制造業工廠,都在逐步用工業機器人替代流水線上的工人。工業機器人的優點是:①工業機器人可以24小時工作,除了按時維護和檢修之外無需休息。
②工業機器人的到來,把在枯燥流水線上的工人解放出來;③使用工業機器人,出次品的概率會大幅下降。未來流水線上的工作崗位會大幅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工業機器人,屆時機器人的維修工和管理人員需求會上升。
在進入到2025年6月份之后,國內經濟和社會將迎來4個變化。比如,政策補貼,鼓勵消費,屆時消費者可以享受到這方面的優惠政策,而隨著房地產利好到來,剛需買房家庭的購房成本會進一步降低。
同時,國內消費者也越來越理性消費,會更加注重于商品和服務的性價比。當然,人工智能會逐步替代流水線上的工人,而工人們可以通過轉崗培訓,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以適應當前職場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