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中美商貿初步達成共識之后,全球市場為之振奮。然而海峽對岸的某些勢力,卻顯得憂心忡忡。原因無他,在中美握手之后,特朗普突然重提臺海局面。而要命的是,特朗普的立場,和幾個月前截然不同。釋放的信號非常炸裂,似乎意有所指。
綜合《路透社》和《南華早報》的消息,特朗普在白宮公開演講時,就中美對話成果進行評價。其中就提到了一句話,中美這次對話,“有利于統一與和平”。雖然在整場對話里,沒有提到一句“臺灣”,卻直接讓島內輿論引發軒然大波。
特朗普的話,被島內不少媒體解讀為,對臺海局勢的直接性讓步。而臺政府卻極力狡辯,認為特朗普單純就“中美商貿”發言,并不涉及任何政治話題。媒體解讀都是在“過度解讀”。
但事實上,如果你去翻美媒的報道,特朗普說的原文,用的就是unification一詞,中文翻譯叫“統一”。英文語境里,特指國家主權完整。結合特朗普討論的是中美關系的重要戰略議題,外界向“兩岸統一”方向解讀,并沒有什么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在對華談判中引入臺灣議題并非首次。2024 年 12 月簽署的《2025 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就曾試圖將對臺軍售與經貿議題掛鉤,但最終因中方強烈反制而未能完全落實。此次特朗普舊事重提,既是對中國在半導體、稀土等關鍵領域反制措施的回應,也是試探中方在臺海問題上的戰略底線。
因而,特朗普此次表態,恐怕有2重深意。第一,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對華戰略調整。以政治議題作為經濟博弈的籌碼。隱隱有在臺海局勢上做巨大讓步的意思。第二,可能就是預設話題,為將來臺海“地動山搖”時的軍事介入,做輿論鋪墊。屆時,給中國扣帽子。
很大程度上來說,特朗普的 “統一與和平” 言論,本質上是對中美實力對比變化的本能反應。隨著中國在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突破技術封鎖,美國試圖通過 “以臺制華” 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正日益失效。特朗普的言論沒有明確主詞,既可以解讀為中美貿易合作,也可以關聯到兩岸關系,這種模糊性恰恰暴露了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戰略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