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催促著俄烏盡快和談,一邊又在摩拳擦掌,對俄頻頻做出挑釁動作,據報道,北約日前展開大規模軍演,美國也在背后不停地“煽風點火”。
1、瑞芬聯手,在俄邊境搞威懾
據悉,芬蘭與其盟友英國、瑞典攜手,在地理位置極具戰略意義的羅瓦耶爾維展開聯合軍事行動,旨在提高北部地區的作戰能力與多國合作水準。
這片訓練場不僅是芬蘭軍隊炮兵的主要練兵之地,也是西歐數一數二的大型靶場。參加此次演習的7000軍人中,有自英國派出的350名精兵強將,以及來自瑞典的900名士兵。他們并肩作戰,學習如何在復雜的地形中有效協調多個國家的火力和指揮行動。
在全球局勢緊張的背景下,加強多國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模擬真實的戰斗環境,參演國家旨在提升各自的指揮、偵察和態勢感知能力。
不可否認,這樣的聯合演習不僅增強了各國的軍事實力,而且對戰術創新和裝備現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如今的戰爭中,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北約版圖,已經逼近俄家門口
隨著北約在芬蘭、英國和瑞典的戰斗號角響起,俄羅斯的神經再度緊繃。
可以想象,在離本國邊境不遠處舉行這樣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對莫斯科來說,著實如同一根刺扎在心頭。這場活動背后隱藏的政治意味不容小覷,更何況歷史的陰影還未完全消散。
對于眼下芬蘭和瑞典從中立轉向加入北約的舉動,俄方給予了嚴厲批評,此前瑞典與芬蘭曾長時間奉行中立政策,與蘇聯以及后來的俄羅斯都保持著友好的鄰邦關系。這不僅使得雙方在經濟和政治領域互惠互利,也有效地避免了許多潛在沖突。
然而,隨著加入北約的決策塵埃落定,這種關系也發生了微妙而不容忽視的改變。
但這樣的變化并沒有給芬蘭和瑞典帶來真正的安全保障,反而可能招致更大的安全隱患。誠然,北約的庇護似乎為其成員國增添了一層保護屏障,但歷史告訴我們,這種依賴軍事聯盟的防護并非萬無一失。
那么,北約一方是否意識到參與到如此敏感的區域內進行軍演可能帶來的后果呢?
在某種程度上,這次演習就是一次對俄羅斯實力和耐心的試探,是推動自身戰略利益的又一場博弈。對于俄羅斯來說,他們警覺地觀察著這一切,深知北約一再擴張的版圖已然逼近自家門口。
3、美編織“核彈網”,挑釁普京
而美國,也自然在這其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作為北約的重要推手,甚至可以說是幕后導演者之一,美國在軍事科技的比拼上,總是喜歡將自己的“王牌”亮出來。這不,其最新型的熱核導彈B61-13再次成為了最近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B61-13是1968年開始生產的B61系列核彈的最新改進型,經過技術升級后,它不僅配備了現代化的電子設備和控制功能,還帶上了一個新的尾部組件,使其具備精準制導的能力。據消息,B61-13的當量高達36萬噸,大約是廣島原子彈的24倍。
美國國家核安全局的代理局長特蕾莎·羅賓斯明確指出,這樣的核武器增強了美國總統對付復雜、大面積軍事目標的選擇余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危機以來,俄方不斷調整和修改其核政策,將動用核武器的門檻降低。根據最新政策,任何由核國家支持的非核國家對俄羅斯進行的攻擊,都可能被視作聯合攻擊,從而引發俄方的核反擊。這種緊張態勢下,美國在歐洲的核武擴展無疑為本已敏感的安全形勢增添了新的變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