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會談并發布聯合聲明,在關稅問題上暫時達成一致后,有很多人不高興了,甚至是恐慌,歐盟、日韓尤為明顯。近日,路透社報道稱,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歐洲擔心美國對中國的剩余關稅太高,讓歐洲有“被從美國市場轉售的廉價商品淹沒的危險”,這仍然意味著“過剩”中國商品會選擇歐洲作為替代性的出口目的地。與此同時,歐洲自己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并不順利
這其實是一種酸葡萄心態,歐盟主動找特朗普談判,特朗普愛答不理,卻主動找中國談。也是挺滑稽的心態,歐盟還是閑操心美國高昂產品打入歐洲吧,特朗普刀叉都準備好了,就等著拿歐盟上菜。在中美發布聯合聲明后,特朗普將炮火立即對準歐盟,特朗普抨擊歐盟比中國“還壞”,對美國很不公平,美國準備開始針對歐盟,并握著所有底牌。
與此同時,日本也焦慮了。《日經亞洲》報道稱,隨著英美、中美相繼在關稅議題上取得進展,日本愈發擔憂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可能會不順利,這讓其占據談判先機的希望變得渺茫。而韓國不用表達擔憂,從數據能看出來,本月前10天,韓國出口同比下降23.8%,進口同比下降15.9%,導致17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韓國出口一直被稱作“外貿金絲雀”,一波動就容易死。現在中美達成關稅共識,韓國外貿數據只會更難看。
很奇怪的一個現象,上個月還是美國想聯合盟友一起圍堵中國,這個月風向就變了,甚至外網有人說,中美“聯手作局”收割美國盟友。其實現在就是特朗普大展拳腳的時候,以中國供應鏈為底氣,拳打歐盟,腳踢日韓,讓他們繼續購買美債,解決6月美債到期的燃眉之急。美國的策略就是先嚇唬,然后按照害怕的順序,從深及淺逐個收割,越害怕越使勁割肉。早說過,美國拿著中國的產品,維持國內的穩定,然后張牙舞爪去收割其他國家,是美國度過危機的最好辦法,結果特朗普誤判了,以為中國不會反擊,想都不想直接想拿中國立威,結果就是自己遭殃。所以特朗普改變策略了,無法撼動中國,那就繼續收拾其它國家。至于中國態度為何改變,當初中國獨自扛在前面,就是想讓歐盟、日韓這些跟進,一個個都不敢,甚至還拉偏架背后捅刀子。現在中美談妥了暫時休戰,你們自己扛吧,扛不住了可以找中方談點別的事了,什么中歐投資協定、中日韓自貿協定都能談,但條件可就不是當初那個條件了。這對中美來說,是共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