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本就鬧得不可開交,但歐盟偏要插上一腳。
據法新社5月14日報道,歐盟通過了對俄羅斯的第17輪制裁。
這次重點打擊俄羅斯規避油輪出口的“影子艦隊”,一下子把200艘船列入了黑名單。
這還不算完,歐盟還放話表示,如果俄方不接受30天無條件停火,就要繼續加大制裁力度。
這次歐盟是鐵了心要跟俄羅斯對著干。
早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俄羅斯已經做好了被西方制裁的準備。
而且當時,俄羅斯還覺得歐盟的那些政治高層應該不會像西方國家那么做。
放著俄羅斯的低價能源不用,犧牲自己國家的經濟利益,去支持當時看起來毫無勝算的烏克蘭。
所以俄羅斯立馬拋售美元,增加歐元和人民幣。
但俄羅斯萬萬沒想到的是,歐盟不僅跑去支持烏克蘭,在對俄羅斯的制裁上,歐盟比美國下手還要狠, 前前后后搞了17輪制裁。
在俄烏沖突的事件上,俄羅斯明確強調:談判可以,但不同意先停火。
而烏克蘭、法國、德國這些國家卻想要從 12 號開始全面停火。
所以兩邊誰都不肯退讓,又成了僵持的局面。
不過,這次所謂的“一致通過”,其實背后也沒那么簡單。
歐盟做決定必須征得所有國家的同意,所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就多次用 “一票否決權”,逼著歐盟在具體事項上妥協。
實際上,自從俄烏沖突全面爆發以來,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一直主張與俄羅斯保持經濟聯系,尤其是在能源領域。
因為匈牙利高度依賴俄羅斯的能源,所以匈牙利非常反感歐盟提出的新一輪能源禁令,甚至要求部分俄羅斯銀行和企業免于制裁。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
雖然匈牙利胳膊擰不過大腿,最后制裁方案還是通過了,但就是匈牙利時不時的否決,才讓俄羅斯有了喘息空間。
這次歐盟制裁的重點是俄羅斯的 “影子船隊”。
聽說這些油輪,通過避開價格上限的辦法,繼續運輸出口的俄羅斯石油,所以歐盟將這近200艘船只列入了黑名單。
另外,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信息顯示,越南、塞爾維亞、土耳其等部分國家的外國企業,因涉嫌為俄羅斯軍方提供采購渠道,也被列入此次制裁名單。
歐盟表示這些企業通過偽裝中間商身份,為俄羅斯輸送關鍵零部件、電子元件或其他軍工所需物資。
就比如,土耳其的公司和俄羅斯國防工業搞了個合作辦法,通過第三國轉口的方式完成交易,來避開支付和運輸方面的限制。
所以,這些受到制裁的個人和機構總數都快達到2400個了。
對此,據參考消息報道,5月13日,普京在談到對俄制裁話題時,情緒激動,沒忍住“爆粗口”。
普京表示,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人,太蠢了,請原諒我這么說。
與此同時,據俄羅斯生活網5月13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13日在會見全俄社會組織“商業俄羅斯”成員時表示。
那些已暫停在俄羅斯業務的西方品牌若想重返俄市場,僅靠道歉是不夠的。
普京還強調,俄羅斯歡迎的是對俄羅斯有實際好處的公司,其他的,大門緊閉。
西方企業想回來賺俄羅斯的錢?那前提得先證明自己能帶來價值。
所以,在歐盟一邊收緊制裁的同時,俄羅斯也在經濟層面“關起門來過日子”。
而就在這個時候,又傳出了俄烏談判的消息。
本來普京提議5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進行談判,烏克蘭表示同意,但要求普京必須親自到場,澤連斯基才露面。
但據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網站發布消息表示:普京不會出席。
所以不知道,普京和澤連斯基什么時候才能見面。
但光吵是吵不出和平的,還是得坐下來和平談判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