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一時情緒失控,人在氣頭上沒忍住,當眾爆出一句“粗口”
普京公開痛斥制裁方:這次真被逼急了
歐盟剛通過新制裁草案,專門打擊俄羅斯石油運輸的“影子船隊”。
這次直接拉黑200多艘油輪,還威脅只要俄方不停火,下周二就正式開閘加碼。
普京在記者會上聊到這事,突然蹦出句“蠢貨”,說完還補了句“請原諒”——這反常舉動立馬被外媒抓住猛炒。
其實普京罵西方“蠢”不是頭一回了。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后他就開始用這個詞,俄烏開戰(zhàn)這兩年更是高頻輸出。
去年5月他懟美國金融制裁,說他們“鋸斷自己騎的樹枝”,今年眼看歐盟要玩真的,到底沒憋住火。
關鍵點在于歐盟這次動作太狠。
過去八年他們跟著美國搞了16輪制裁,這回第17輪直接掐能源命脈。
更讓普京惱火的是,他原本判斷歐盟會像2014年那樣陽奉陰違——畢竟俄歐能源合作每年上千億生意,2021年俄羅斯還特意拋美元買歐元,盤算著歐盟政客至少會顧著自家錢袋子。
現實卻啪啪打臉。
歐盟不僅真斷了能源合作,現在連越南、土耳其幫俄軍買零件的公司都制裁。
更絕的是五國上周在基輔開會,放出風聲說只要俄羅斯停火30天,后續(xù)制裁可以談。
普京反手甩出談判邀約,但澤連斯基接茬要見面時,他又不吭聲了。
普京這波破防,暴露了三個要命誤判:
第一錯估歐盟決策邏輯。
他以為政客會優(yōu)先經濟賬,沒想到歐洲這次把地緣安全擺首位。
默克爾時代還能搞平衡,現在馮德萊恩這幫人直接把俄歐合作桌掀了。
特別是德國,寧愿高價買美國氣也要斬斷俄氣管道,這手筆連特朗普當初都沒敢玩。
第二低估制裁連鎖反應。
俄羅斯確實扛住了前16輪制裁,靠的是提前布局人民幣結算和亞洲市場。
但歐盟這輪專打運輸鏈,200艘油輪被禁相當于掐斷近三成石油出口通道。
更麻煩的是連帶制裁第三國企業(yè),這招直接嚇退不少中間商——上周印度就有人連夜取消俄油訂單。
第三誤讀美歐協同效率。
普京原以為特朗普上臺能攪亂西方陣營,年初美烏領導人吵架時,俄羅斯智庫還樂觀預測美國會撤火。
沒想到歐盟主動當起粘合劑,硬是把軍援和制裁續(xù)上了。
現在美國大選臨近,拜登政府反而被歐盟推著走,這局面估計克宮壓根沒預案。
最諷刺的是,普京罵別人“蠢”的時候,可能自己也犯了蠢。
2021年清空美元儲備時,俄羅斯央行特意增持歐元到40%,盤算著歐盟會保持中立。
結果現在歐元區(qū)國家沖在制裁最前線,這些外匯儲備反而成了累贅——上個月俄羅斯被迫拋售50億歐元國債,直接虧掉兩年利息。
說到底,國際政治沒有蠢人,只有算不清的賬。
歐盟這次敢下血本,是因為算明白了兩個數:俄烏戰(zhàn)爭每天燒掉歐盟3億歐元,但要是讓俄羅斯拿下烏克蘭,未來三十年東歐防務開支得翻三倍。
兩害相權,不如現在咬牙扛著。
普京當眾失態(tài)就像個警示燈,照出制裁戰(zhàn)進入新階段。
以前雙方還留著能源合作當緩沖帶,現在歐盟直接掀桌斷后路。
接下來兩個月最關鍵,俄羅斯要是扛不住石油出口萎縮,談判桌上可能真要低頭。
但要是熬過這波,歐盟內部恐怕先要吵翻——匈牙利已經放話要否決新制裁,希臘船東協會也在抗議。
這場博弈誰先眨眼,還真不好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