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北京街頭,一個農婦打扮的中年女人,肩上挎著一大盒香煙,喊著:“香煙,賣香煙了”,后面還跟著個約摸一米高的孩子,肩上同樣挎著一盒香煙,同樣喊著:“香煙,賣香煙了”。
往來的過客,又有誰能想到,這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年婦女,卻有著不同尋常的身世背景。
她,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的三妹,愛新覺羅·韞穎。
面對困境,她從無怨懟,孤身一人拉扯幾個孩子,僅靠著父親留下的幾間舊屋,勉強度日,卻也沒有隨波逐流,放縱自我。
韞穎,堪稱近代史上,女人當自強的典范。
就連毛主席聽說后,都贊她是一個“有志氣的人”,并特批給予優待,又讓她做了區政協委員。
韞穎,這個前朝遺民,在經歷過半生浮沉后,靠著自己的努力,收獲了一個平靜、幸福的晚年。
1
1908年冬天,光緒帝病逝,膝下無子,慈禧太后下詔,由溥儀繼承皇位,改年號為“宣統”,由父親載灃和裕隆太后攝政。
而此時的大清朝,早已是內憂外患。
1911年夏,辛亥革命爆發,起義軍成立中華民國,正式宣告獨立政權。
革命之火迅速蔓延全國,各地紛紛宣布脫離清朝統治,第二年2月12日,溥儀發布《退位詔書》。
中國2132年的封建帝制,正式畫上句號。
雖然,此時溥儀已經宣布退位,但袁世凱與其簽了協議,每年會給皇室家族400萬兩銀元,并保留紫禁城原有的一切人員和設施。
因此,城外雖戰火紛飛,可城內卻依舊歲月靜好。
1913年,韞穎出生了。
雖是落魄皇族,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她一出生就有三個嬤嬤專門照顧她,一個喂奶,一個洗衣服做飯,還有一個進行宮廷禮儀教育,仍然是標準的格格生活。
也許是因為韞穎特別討人喜歡,溥儀從小便和這個妹妹感情深厚。
有一次韞穎在畫報上看到袁世凱的頭像,就用筆摳掉了他的眼睛,其實剛剛幾歲的韞穎并不認識袁世凱,但她知道,是他搶了溥儀的皇位,憎恨由心而生。
2.
韞穎的童年,雖不及以往風光,但也是養尊處優。
可好日子,并沒有過幾天。
人民群眾以及民國政府的官員,對溥儀等人繼續居住在紫禁城一事,多有爭議。
韞穎11歲那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馬踏紫禁城,將溥儀等人趕了出來。
丟了皇位和貴族生活的溥儀,只能寄希望于復辟,最終他選擇了與日本人合作。
后來,溥儀在日軍的幫助下,移居天津租界,韞穎也跟隨其后。
因為日本人有自己的打算,所以對溥儀等人尚算“客氣”。
韞穎在天津的這七年里,也還算過得安穩。
直到溥儀建立偽滿,成為傀儡皇帝之后,一家人開始了聚少離多,顛沛流離的生活。
偽滿第二年,韞穎和丈夫被迫去往日本交流學習,但一言一行皆被監視,這種生活讓韞穎度日如年,歸國心切。
期間韞穎不斷地給溥儀寫信訴苦,溥儀雖然心疼,卻也無可奈何。
一年后,終于韞穎終于等到一個“省親”的理由,得以歸國,但丈夫潤麟卻無法同回,繼續被日本人留下,進行軍事訓練。
沒多久,韞穎生下大兒子宗弇,溥儀知道這個妹妹根本沒辦法照顧孩子,因此替她請了保姆。
終于等到丈夫潤麟歸國,總算等到一家團聚,然而,更大的變故也隨之而來。
3.
1945年8月,日本法西斯向全世界宣告無條件投降。
溥儀等人相繼逃往臨江市大栗子溝。
據前貴人李玉琴回憶說:“由于形勢急迫,溥儀為保全自己,已經顧不上皇后和我以及官內府的家眷了。”
正是在這期間,韞穎與丈夫走散。
韞穎只得一個人帶著孩子,顛沛流離。
聰慧的韞穎,將隨身所帶的珠寶,悉數上交給當地政府,因而免于政治迫害。
可她沒有工作技能,生計成了大問題。
在通化生活了幾年之后,她帶著孩子回到北京,尋求出路。
回到北京,慶幸得了幾間父親遺留的舊屋,總算可以把孩子安頓下來。
可日子要怎么過下去呢?
韞穎想了很多辦法,后來她決定去賣香煙。
貴族格格,哪里會招攬生意!眼看著旁邊的人不停地“搶生意”,她也只有“望塵莫及”。
屋漏偏逢連夜雨。
就在吃飯都成問題的當口,兒子又遭遇車禍。
而她自己也由于積勞成疾,得了胃穿孔,常常疼到汗流浹背。
女兒更是因為營養不良,從小就體弱多病。
很多人勸韞穎去找找其他親戚們,互相幫襯一下也是好的。
可韞穎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畢竟,他們早已不再是風光無限的貴族了,親戚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哥哥姐姐們因為
也都沒有一技之長,日子過得很拮據。
載灃、載濤這些長輩們,更是艱難。
年過半百的載濤只能靠在市集擺攤過日子,受盡嘲諷。
自己尚且自顧不暇,韞穎怎么好再去給他們添亂。
4.
1954年,中央文史館館長章士釗在一本塵封許久的《滿宮殘照記》中看到了數封韞穎寫給溥儀的信件,內容充滿文采。
后來,他又輾轉打聽到有關這個末代格格的一些經歷,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會說多國語言等等。
章士釗不想這樣的人才就此埋沒,他便開始多方探尋韞穎的下落。
因為載濤在北京比較出名,章士所以章士釗就委托他幫忙尋找韞穎的下落。
皇天不負苦心人!
章士釗終于找到了韞穎。
但此時的韞穎,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清秀、端莊,身材走樣,穿著簡陋。
但眼神中,卻多了份堅強與坦然。
深談之后,章士釗更加堅定地要幫一幫這個女子。
因為,歷經磨難之后,她不但才氣依舊,且內心平添了更多的感悟與感恩。
于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向毛主席舉薦韞穎,希望她的才華不被埋沒,可以為新中國的建設出一份力。
章士釗讓韞穎將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寫成自述信,并親自附寫:“韞穎同志是優秀的知識分子,希望得到國家的認可”,隨后他將信寄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信后,意味深長地說:“韞穎是個有志氣的人!”
5.
就這樣,韞穎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憑借她的聰慧,以及精通多門語言的能力,在1951年,被推舉為街道居民組長治保主任。
1956年,中央見溥儀認罪態度端正,特許允許韞穎看望溥儀以及丈夫潤麟。
第二年,潤麟因為罪刑到期被釋放,歷經半世滄桑的韞穎,終于一家得團聚。
1992年,韞穎逝世,享年79歲。
韞穎這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然而她能于顛沛流離中,保持住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尊嚴與自強,比起那些自甘墮落還要埋怨生不逢時的人來講,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
被歷史車輪碾壓過的時代,不是人人都能享受歲月靜好。
韞穎用她的親身經歷,見證了翻天覆地的變革,這既是她的不幸,也是她的幸運。
所幸,她能守住一份信念與堅持,獨立與自尊,用智慧與雙手,為自己開創一片新天地,也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這樣的末代格格,大家怎么看?
作者:晚星
編輯:汐公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