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5月7日4時30分左右,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在電視媒體中表示,巴基斯坦迄今擊落5架印度戰機。巴防長還表示,巴基斯坦已俘虜了多名印度軍人。印度國防部7日凌晨發表新聞公報證實,印度武裝部隊發起了代號為“辛杜爾”的行動,打擊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設施。公報稱上述地區策劃和指揮了針對印度的襲擊。巴基斯坦外交部5月7日發表聲明,表示面對印度的侵略,巴基斯坦政府、武裝部隊和人民團結一致。
無人機(資料圖)
2025年5月10日清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錫亞爾科特市郊的農田里,一架印度空軍戰機的殘骸仍在冒煙。巴軍方隨后發布的高清畫面顯示,身著飛行服的印度中校阿比南丹被特種部隊圍捕時試圖反抗,最終被制服。這已是三天內印度空軍折損的第6架先進戰機,而這一次的墜機地點并非爭議地帶,而是巴控克什米爾腹地——距離實控線約15公里的哈吉拉地區。這場看似普通的戰術勝利,卻因其地理坐標的突破性意義,成為印巴沖突史上極具象征意義的轉折點。
5月7日凌晨爆發的印巴空戰,包括美國政府在內都已經確認,巴基斯坦空軍飛行員使用中國產殲10CE戰斗機,發射中國出口的PL-15E空空導彈,在視距之外,擊落了3架法國制造、號稱歐洲最強的陣風戰斗機。根據現場陣風戰斗機殘骸來看,其掛載的“流星”空空導彈、米卡中距格斗彈都完好無損。這說明印度飛行員在被擊落的時候,他都沒有發現自己已經被鎖定。這次第4架印度陣風戰斗機在巴基斯坦境內被擊落,說明這架陣風戰機有可能在執行對縱深目標進行打擊的任務。
莫迪(資料圖)
印度為了找回顏面,對巴基斯坦的一些重要軍事目標進行了打擊,其中包括巴方首都附近的一個機場。5月9日凌晨,印度空軍聲稱巴基斯坦派出至少300至400架無人機對印度發動襲擊,這一突如其來的行動瞬間打破了印巴邊境的平靜。印度方面迅速做出回應,派遣無人機對巴方幾處防空設施進行打擊,并成功摧毀一部雷達,由此拉開了雙方大規模無人機對抗的序幕。10日,巴基斯坦宣布正式對印度啟動代號為“銅墻鐵壁”的軍事行動。
綜合路透社、法新社等媒體8日的報道,巴基斯坦方面當天表示,在其領空擊落25架來自印度的無人機,而印度則稱其成功阻止了巴方通過無人機和導彈襲擊軍事目標的企圖。對于印巴最新的緊張局勢,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發出疑問:“這場沖突會演變成一場無人機戰爭嗎?”據巴基斯坦《黎明報》8日報道,巴基斯坦多座城市遭遇印度自殺式無人機的襲擊。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當天稱,巴防空系統已擊落25架無人機,這是對巴基斯坦的“嚴重挑釁”行為。
莫迪(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5月10日,印巴邊境的炮火聲戛然而止。巴基斯坦外長和印度外交秘書幾乎同時宣布停火協議生效,美國總統特朗普火速在社交媒體上邀功,宣稱“美國徹夜調停”促成這一結果。特朗普高調宣稱“美國調停成功”,但真相遠非如此簡單。巴基斯坦外長透露,沙特、土耳其、伊朗等至少三十國參與斡旋,沙特外長甚至親赴伊斯蘭堡施壓。美國的“搶戲”實為政治作秀。一方面,拜登政府急需外交成績提振支持率;另一方面,印度是美“印太戰略”的支點,而巴基斯坦則是中美博弈的平衡籌碼。
印巴雙方都意識到戰爭的嚴重后果,停火是雙方的理性選擇。未來,雙方可能會在國際社會的推動下,逐步建立可持續的對話機制。但是停火協議的執行依然面臨著很多問題,印巴之間的矛盾不是輕易就能被解決的,所以未來局勢依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