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株洲中國農業銀行田心支行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位重病纏身的老人讓女兒持證件去銀行取款看病,卻被銀行要求“本人前來辦理”,最終家人抬著老人到銀行,老人卻在辦理業務過程中不幸去世。
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一些網友認為銀行工作人員太死板、太苛刻,在明知老人病重的情況下,仍不懂得變通。從人性化角度來看,銀行本可以采取更靈活的措施,比如提供上門服務或者通過視頻認證等方式核實身份。畢竟老人是因為看病急需用錢,銀行的強硬要求不僅給老人和家屬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更間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讓人難以接受。
另一些網友則表示銀行是為了防止騙子,保護客戶利益。銀行確實有責任和義務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在以往的案例中,不乏有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款的情況。銀行堅持規定,也是為了遵循相關制度和流程,避免客戶資金遭受損失。
然而,對于部分網友“銀行為防騙,結果騙子一個沒防住,貪官的錢轉出一個也沒拉住,卻下功夫防百姓”的回懟,也反映出了一些現實問題。在實際操作中,銀行可能在防范大規模金融犯罪、監控異常資金流動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在對待普通儲戶,尤其是像老人這樣的特殊群體時,卻顯得過于機械。銀行應該反思如何在保障資金安全和服務客戶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對于小老百姓的少量存取款業務,不應過度嚴苛,而應更多地考慮實際情況,提供更貼心、更人性化的服務。像此次事件中,銀行完全可以在核實家屬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后,特事特辦,為老人辦理取款業務,而不是一味地堅持“本人到場”的規定,導致悲劇的發生。
目前,據媒體報道,事發銀行網點工作人員表示涉事老人系忘記密碼需本人到場辦理。但根據中國農業銀行客服回應,如果戶主本人身患重病、行動不便、無自理能力,但意識清醒,營業機構可采取上門服務的方式辦理,也可由配偶、父母或成年子女憑相關證明文件辦理。若需急病救治的,可由代理人提供醫院診療證明等辦理,并且資金只能轉入救治醫院指定賬戶。這也說明銀行在制度上是有針對特殊情況的規定的,關鍵在于執行過程中是否能夠真正落實,是否能夠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