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灣屏東試射了33枚美制海馬斯火箭彈,這玩意兒在烏克蘭戰場專打俄軍指揮部,現在成了臺軍“不對稱作戰”的王牌。
同一天,解放軍31架軍機7艘軍艦直接壓到臺灣西南海域——這邊剛點火試射,那邊就抵近圍觀,火藥味濃得隔著屏幕都能聞到。
臺灣這次試射擺明了是沖著解放軍登陸戰來的。海馬斯射程300公里,覆蓋整個臺海中線,專打登陸艦和集結部隊。臺當局嘴上說是“年度演習”,實際就是給去年到貨的美制裝備搞實戰化驗收。
此外,臺灣明年還要再收18套海馬斯,外加864枚精確制導火箭,這配置都快趕上烏克蘭反攻初期的火力了。但問題來了:臺灣地形狹長,這些機動發射車真能躲過解放軍衛星+無人機+導彈的三重獵殺?
大陸的反應堪稱教科書級施壓。試射當天派出的31架軍機里,轟-6轟炸機和殲-16戰斗機混編,擺明是模擬對地打擊+制空爭奪的實戰組合拳。別忘了佩洛西竄臺時,解放軍可是用圍島軍演畫出了“海峽中線作廢”的紅線。現在臺軍每多一件美制武器,解放軍繞臺巡航的半徑就大一圈。
美國在這盤棋里玩的是“武裝臺灣2.0版本”。從特朗普逼臺灣多買武器開始,到賣導彈、賣防空系統,現在連戰術導彈都敢打包送貨。白宮嘴上說“維持現狀”,實際是把烏克蘭劇本偷偷改了個地名——用遠程火箭炮拖延解放軍登陸速度,給美軍介入爭取時間。
但臺海不是烏克蘭,這里沒有北約后勤通道,一旦開戰就是鐵桶圍島。美國智庫自己推演的結果都是“解放軍72小時控制本島”,那些天價武器怕是要變成戰利品展覽。
最危險的其實是“誤判黑洞”。臺軍測試新武器時,解放軍電子戰部隊會不會趁機摸清信號特征?大陸軍機常態化繞臺,會不會某天“意外”越過領空線?
現在雙方連“默契”都在崩塌:大陸覺得臺灣越武裝越像“刺猬”,臺灣覺得大陸軍演全是“恐嚇”,美國則在旁邊拼命遞刀子。這種三方博弈里,任何技術故障或指揮官頭腦發熱都可能引爆災難。
說到底,臺灣買再多武器也改變不了力量對比。海馬斯再準也架不住東風導彈洗地,就像臺防務部門自己承認的:能拖延登陸,但擋不住結局。
美國軍售更像政治符號,既安撫島內“臺獨”勢力,又給中美談判攢籌碼。可惜北京早看透了這套把戲,解放軍繞臺架次年年破紀錄,外交上連尼加拉瓜這種小國都敢跟臺灣“斷交”,這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現在唯一確定的是:美臺軍事勾連每進一步,大陸的反制就加碼一級。從取消ECFA優惠到軍機穿島巡航,大陸工具箱里的牌還多得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