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識,小龍蝦今日分享第1204期,歡迎關注!
許多人,到現在依然會錯誤認為:養老金計算存在兩個公式!
無知!
一、統一的養老金計算公式
記住:目前養老金計算只有一個公式,不要再無知的說計算公式不同:
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統籌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區域性增發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
統籌賬戶養老金:社平工資×(1+月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過渡性養老金:社平工資×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渡系數
區域性增發:不同省份的都有政策
所有退休人員均按照這個公式執行,沒有例外!
二、養老金為何差距大
1、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差距大:最多能達到2600元
有人個人賬戶余額40萬,有人個人賬戶余額5萬;
有人60歲退休,計發月數139,有人50歲退休,計發月數195。
僅僅這一項,最高和最低的差距就可能達到了2877-256=2620元。
這是不公平嗎?
2、統籌賬戶養老金的差距大:最多接近5000元
有的人在北京,社平工資過萬;有的人在云南,社平工資只有6000。
有的私企繳費指數只有0.6,有的私企繳費指數達到了3
(這里請注意,0.6最后是按照0.8計算;3最后是按照2計算——這是制度設計的劫富濟貧!)。
有的人繳費年限只有15年,有的人繳費年限達到了35年。
如果按照8000的社平工資計算,3繳費35年與0.6繳費15年的差距為5600-960=4640元!
這難道也是不公平嗎?
3、過渡性養老金差距大:
這里一言不語解釋不清,過渡性養老金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欠缺。
但是在政策中計算出來的要高于個人賬戶計算出來的金額。
懂得人其實知道,江蘇企退的計算方式是最接近個人賬戶的欠缺的,但是全國都沒有這樣計算,江蘇企退也就開始改革了。
這就導致同等條件下:同時同地同年齡同繳納的兩個人,一個繳納30年,一個視同20年繳納10年,后者計算的養老金要高于前者。
有的人沒有視同繳費年限,有的人有30年的視同繳費年限。
如果按照極端條件進行計算:社平8000元30年視同的過渡性養老金大約有5500元。
這是改革導致的過渡性期間問題,若干年后,任何人都沒有過渡性養老金。
因此,這個肯定不是差距大的根本原因,但是確實有一定影響!
三、對比
企退人員對比:
養老金差距=個人賬戶養老金+統籌賬戶養老金=2620+4620=7240元。
有些企退人員只有兩三千的養老金,但是也有些企退人員的養老金過萬。這些企退人員也有許多私企、民營!
企退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對比:
一般情況下,機關有過渡性養老金的話,個人賬戶金額就會少。
養老金差距=個人賬戶養老金+統籌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500(企退比機關高500已經很難得了)+2620+5500=7600元。
同樣的道理,少數機關退休人員比企退多個七八千也是有的,大多數多個四五千!
注意:以上計算的是極端情況下,實際差距沒有這么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