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都在觀望,三年來首次嘗試重啟的俄烏直接和談,能否在伊斯坦布爾迎來突破?現(xiàn)實情況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
(俄烏土耳其會談,澤連斯基見不到普京了)
1、特朗普和普京,雙雙放鴿子
據(jù)悉,兩場博弈的主角——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都不打算現(xiàn)身會場。
普京提議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下與烏克蘭對話,但他并不會親自參與;而特朗普雖然曾考慮出席,但最后也沒有成行。這一缺席讓大家對本次談判的期待瞬間降溫,不少人心生疑慮:兩位重量級人物都不在場,這會是一次真正的交流嗎?
那么,究竟是誰在扛起這次談判的大梁呢?
(魯比奧將帶領一眾美國高層,出席俄烏會談)
代表俄羅斯出席的是梅金斯基和福明,他們都是久經(jīng)沙場的技術專家,經(jīng)驗豐富且對局勢了如指掌。而美國方面派出了包括國務卿魯比奧在內的一系列高層官員。
雖說場上少了普京和特朗普,但烏克蘭的領導人澤連斯基卻來了個大動作。他表示,如果你們不來,那就是不想結束戰(zhàn)爭。有些人認為這是在拋出橄欖枝,也有人認為澤連斯基是想要個公開的攤牌。
2、若想和談,就必須“根治”矛盾
澤連斯基曾希望促成一個為期30天的停火協(xié)議,以此給這場現(xiàn)代歐洲最大陸地沖突打一針暫時的“止痛劑”。他甚至不惜以公開挑戰(zhàn)的方式向普京發(fā)出信號,似乎在表達一種“愿意坐下來談”的強烈意愿。
然而,普京則一再強調,除非徹底解決沖突的“根源問題”,否則任何停火都無法持久。這一說辭讓外界感受到雙方之間的深刻裂痕。
那么,究竟是什么妨礙了這次和談達成共識呢?
(消除沖突“根源”,俄烏才能達成停火)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次和談仿佛是一場沒有止境的拔河比賽。澤連斯基期待的是立即停止戰(zhàn)斗,不愿看到更多生命的逝去。而普京卻堅持認為,潛在問題必須得到解決,他的關注點在于俄羅斯的安全關切以及烏克蘭的戰(zhàn)略走向,比如不加入北約這一條。
這種態(tài)度,使得外界認為雙方幾乎沒有達成和解的希望。如果這次談判最終破裂,那么美國及其盟友很可能祭出新的制裁——這張懸在俄羅斯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許會起到牽制作用,但也可能激化矛盾,進一步將局勢推向未知。
3、普京的缺席,是不認可澤連斯基的“身份”?
此外,普京的缺席還傳遞出了另一層含義。
他明確表示,俄方不會承認現(xiàn)階段的烏克蘭總統(tǒng)地位合法。這一立場,更像是他在國際舞臺上向烏克蘭布下的一顆棋子。
事實上,普京精于利用外交談判作為一種戰(zhàn)略工具,不僅是為了直接回應沖突,還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施壓并推動俄方的既定議程。俄羅斯一直以來都對烏克蘭可能加入北約持強烈反對態(tài)度,在其看來,這是對俄羅斯領土安全的直接威脅。因此,堵住烏克蘭的北約之路成為了普京此次和談的重要目標之一。
(普京借由外交談判施加壓力,不愿直接接觸澤連斯基)
與此同時,澤連斯基面對的是多重壓力。除了國內因長期戰(zhàn)亂導致的民心浮動,外部勢力也在不斷影響他的決策。盡管他堅定捍衛(wèi)烏克蘭的主權和獨立,但其總統(tǒng)任期的合法性問題卻成為普京手中的又一張牌。
實際上,這次談判更像是一場政治策略的較量,而非真心實意的和解嘗試。兩國領導人都在利用這一機會為自己謀劃更多的籌碼。普京選擇派遣低級別代表團,反映出他無意在當前讓步。
相反,他將19世紀俄國沙皇式的“長遠布局”風格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即使不見對手,也能全程控制比賽節(jié)奏。而在澤連斯基那里,這場談判被視作一個展示政治能力的平臺。他希望通過積極的表現(xiàn)贏得國際支持,即便明知談判可能無果而終,他仍然努力在這場政治大秀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