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4 日,在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前夕,“看見星光,守護未來” 融合教育專題活動在橫欄小學啟動。本次活動由紫馬門診聯合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市教育體育局關工委共同發起,旨在深化普通學校對特殊需要兒童的教育支持能力,標志著中山市 “醫療 + 教育” 融合支持模式進入新階段。
出席本次活動領導和嘉賓有:中山市教育體育局關工委副主任梁劍玲老師;橫欄鎮副鎮長程輝;橫欄鎮教育和體育事務中心副主任王春明;中山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王麗維老師、張銀川老師、吳繼立老師;民盟中山市委會醫衛支部副主委,紫馬門診部董事長黃華清;中山市教育體育局關工委委員“看見星光”項目負責人黃慧芳老師;紫馬門診發育行為科主任醫師、教授王磊;橫欄小學校長游學偉;教體中心特教專干黃麗君,以及橫欄鎮各中小學、幼兒園的行政及老師們。
宣導活動現場
中山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代表王麗維老師在致辭中透露,全市現有 767 名隨班就讀特殊學生,分布于 195 所普通學校。
“普通學校的融合教育能力,直接決定著特殊學生的校園生存質量。” 她呼吁各鎮街以資源中心、特教班為依托,打造 “接納、支持、包容” 的教育生態,讓特殊兒童真正融入校園生活。
作為活動的承辦單位,紫馬門診門診將全年提供 6 場專業醫師進校園服務,并為貧困家庭多動癥兒童開通綠色診療通道,通過醫療資源下沉,助力教育公平。
中山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王麗維老師致辭
隨后進行啟動儀式,紫馬門診黃華清董事長、市特教中心王麗維老師、教體局關工委副主任梁劍玲老師、橫欄鎮程輝副鎮長、教體中心王春明主任、橫欄小學游學偉校長共同上臺,完成“看見星光 守護未來”的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
紫馬門診發育行為科主任醫師王磊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生的特點與教育康復指導》為題,為教師們帶來多動癥教育干預的 “科學指南”。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課堂作業不能按時完成,錯誤率高;做事虎頭蛇尾,難以堅持;常常粗心大意,如漏題、寫錯字;總是丟三落四,記憶力不好;盡管很努力,但成績依舊不理想……”如果孩子日常有這樣的表現,就要注意多動癥的問題。
據介紹,多動癥作為兒童最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其核心病因是大腦前額葉、前扣帶皮質等區域發育滯后 2-3 年,導致注意力控制、沖動調節功能缺陷,與家庭教養無直接關聯。兒童多動癥的治療、干預和管理,對于家長、老師和醫生都是巨大挑戰。針對他們的痛點,王磊提出具體策略:家長要全面、客觀了解孩子的情況,保持平常心,降低期望值,為孩子挑選適宜的學習目標。幫助孩子建立獨立學習、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醫生除了給予一定的藥物治療以外,還要為患兒制定綜合治療方案。
作為中山市 “醫療 + 教育” 融合教育的首站,橫欄鎮的探索將形成示范效應。據悉,紫馬門診 “星光行動” 將于今年 6-12 月,陸續走進火炬開發區、港口、古鎮等鎮街小學,圍繞自閉癥、學習障礙等特殊需要兒童教育開展系列講座。
此次活動標志著中山市 “醫療 + 教育” 融合教育支持模式的深化,通過醫學專業力量的注入,推動普通學校從 “接納隨班” 向 “科學支持” 升級,讓每一位特殊需要兒童都能在適宜的環境中綻放潛能。正如活動標語所言:“看見星光,不是凝視差異,而是讓每束光芒都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