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新四軍六合支隊主要在天長、儀征、六合、揚州、來安這些地方進行抗日活動。沒有固定的據點,到處移動。
支隊長姓孫,人挺好的。支隊只有一個營的兵力,下轄三個連。剛參加游擊隊的沒槍,就用農村打兔子的土槍,跟地方上的漢奸斗。
后來有了漢陽造,一個人只有三發子彈,不敢隨便打。部隊大多數人能拿到槍,有少數人拿不到,就拿長矛,大刀。
一般個子大、身體好的給你槍,身體不太好的就不給槍。有的人有黃色的軍裝,有的人沒有,就穿家里帶去的衣服。
那個時候物資缺乏,就是有軍裝,上面也沒有番號。民兵們都是白天干活或者在大樹林和老百姓家休息,晚上和那些漢奸壞分子作斗爭。
漢奸們勢力大,游擊隊員們經常穿著便衣到處聽老百姓或者偽保長他們講,哪個日本人要結婚了,要做壽了。
那時候日本人結婚或者過生日,老百姓都要送禮。不送禮小日本認為你看不起他,送禮的那些人就會談論這些事。
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們的偵察員知道了小日本某天某日兒子結婚,在什么地方辦酒。到晚上,游擊隊員裝成送禮的老百姓進去,趁他們不備,幾十個人用大刀把他們砍死,收繳他們的武器。
部隊負責在外邊接應,如果任務失敗了,日軍追出來,部隊就在旁邊打伏擊。
有一天,他們到來安縣破壞日本人的鐵路,把來安縣內津浦鐵路上的鐵軌釘子拔掉,拉掉鐵軌。
日本運兵來的話,火車會翻掉,會有人就摔死、摔傷。日本人很生氣,就屠殺老百姓報復。
六合支隊打了多年的游擊,被編入了羅炳輝的新四軍2師,下面有三個旅。直到被編入羅炳輝的部隊以后,有些戰士才拿到了真槍和軍裝。
但子彈太少,每人只發三顆子彈。當時子彈是很珍貴的,如果有哪個人掉了一發子彈的話,就要被關一個月的禁閉。
因為缺子彈,就把蘆葦一節一節削起來裝滿子彈袋子,老百姓一看他們的子彈袋子總滿滿的,就對他們很有信心。
就這樣我們慢慢發展起來,能跟地方上的土匪和日軍對抗了。那時為了搞武器,冒了很多險。
游擊隊員有時假裝挑幾擔雞蛋進城賣,那些站崗的日本兵,一看到雞蛋來了,就過來拿,
送雞蛋的同志突然一棍子就把他們敲暈了,搶走他們的槍,后面再派一個騎驢的同志上來接應,迅速離開。
后來知道,接下來真賣雞蛋的老百姓去就倒了霉,日本人把他頭砍下來掛到了城墻上。游擊隊那時候搞武器就這樣搞武器,抓住機會,積少成多。
那時候,后防保障做得比較差。因為那時也沒有后方,部隊打游擊,東奔西跑。后方沒有擔架隊,也沒有廚房,部隊就是吃老百姓吃剩的東西。
因為那時在部隊,總共十個班,到廚房去打菜。連隊指導員第一個打菜,其他戰士打菜要一個一個等。
那時都是先吃飯,因為有時你飯還沒吃得好,小日本就來了,只好把飯碗丟掉就跑。所以習慣先吃飯,吃不吃菜無所謂。
部隊會跟老百姓征糧食,有的人愿意,有的不愿意。但是老百姓總體還是相信他們,因為新四軍愛護老百姓,保護老百姓。
新四軍到哪里都是幫老百姓挑水,打掃衛生,百姓們也知道新軍都是窮人出身,去打日本,打偽軍,所以也都幫助新四軍。新四軍保護老百姓,可以奉獻自己的生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